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厚顶板支模专项方案.docx
文件大小:40.51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4.37千字
文档摘要

厚顶板支模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结构形式:[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等]

4.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数值]

5.顶板厚度:350mm

本工程350厚顶板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要求较高。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具体图纸名称及编号]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具体版本号])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具体版本号])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具体版本号])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具体版本号])

6.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企业相关施工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

三、施工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

-明确顶板支模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及关键节点。例如,计划于[具体日期1]开始顶板支模施工,[具体日期2]完成模板安装,[具体日期3]完成模板加固及验收工作,确保不影响后续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进度。

2.材料与设备计划

-材料计划

-模板:选用[模板材质,如胶合板等],规格为[具体尺寸,如1830mm×915mm×15mm],根据顶板面积计算所需模板数量为[X]张。

-方木:采用[方木材质,如松木等],规格为[具体尺寸,如50mm×100mm],用量约为[X]立方米。

-钢管:选用φ48×3.5mm的钢管,用量约为[X]吨。

-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等,数量分别为[X]个、[X]个、[X]个。

-顶托:U型顶托,规格为[具体型号],数量为[X]个。

-设备计划

-塔吊:型号为[塔吊型号],用于垂直吊运模板、方木、钢管等材料。

-施工电梯:型号为[施工电梯型号],作为人员上下及小型工具垂直运输通道。

-电锯:[电锯型号及数量],用于切割模板。

-电钻:[电钻型号及数量],用于钻孔作业。

四、施工工艺技术

1.模板设计

-模板采用胶合板,按顶板尺寸进行排版下料,减少拼接缝数量。对于不规则部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板切割加工。

-方木间距根据模板规格和承载能力确定,一般为[具体间距数值],方木与模板采用钉子或专用夹具固定,确保连接牢固。

-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根据顶板荷载计算确定,一般为[具体间距数值],水平杆步距为[具体步距数值]。在立杆底部设置垫板,垫板采用厚度不小于[具体厚度数值]的木板,尺寸不小于[具体尺寸数值]。

2.模板安装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弹出顶板边线和模板控制线。

-铺设模板:从一端开始,逐块铺设模板,模板之间拼接紧密,相邻模板高差不大于[具体高差数值]。用钉子或专用夹具将模板与方木固定。

-安装支撑体系:按照设计间距安装立杆,立杆要垂直,并用水平杆将立杆连接成整体,形成稳定的空间构架。在立杆顶部安装U型顶托,调整顶托高度,使顶托上表面略高于顶板设计标高,一般高出[具体高度数值]。

-安装主次龙骨:在顶托上铺设方木作为主龙骨,主龙骨间距与立杆间距相同,然后在主龙骨上垂直铺设方木作为次龙骨,次龙骨间距根据模板拼接情况确定,一般为[具体间距数值]。

-检查校正:对安装好的模板进行检查,检查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拼缝严密性等,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调整校正。

3.模板加固

-采用对拉螺栓对模板进行加固,对拉螺栓间距根据顶板厚度和荷载情况确定,一般为[具体间距数值]。对拉螺栓两端套PVC管,以便于拆除。

-在模板外侧设置斜撑,斜撑与地面夹角为[具体夹角数值],斜撑底部与地面或已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可靠连接,顶部与模板可靠连接,增强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对模板拼接缝采用胶带粘贴或密封胶封堵,防止漏浆。

4.模板拆除

-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侧模。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强度达到[具体强度数值]MPa即可拆除侧模。

-底模拆除: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试验报告,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具体百分比数值]时,可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