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b卷).docx
文件大小:264.3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2.35千字
文档摘要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要剪一个面积是78.5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至少需要面积是(?)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π取3.14)。?

A.5?????B.25?????C.100

2.养殖场养羊4800只,猪的头数是羊的,牛的头数是猪的,养牛(??)头。

A.3600??????B.1440??????C.4800

3.在一张长8cm、宽6cm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

A.6cm????B.3cm????C.4c

4.六年级一共有125名同学,今天有人请假没来上学,那么六年级今天的出勤率可能是(??)。

A.125%?????B.100%?????C.92%

5.圆内最长的线段是(?)。?

A.半径???B.直径???C.任意一条线段

6.一台电视机原价3200元,先提价5%,然后又降价5%,这台电视机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

A.高于?????B.低于?????C.等于

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半径相等,直径相等,面积也相等。(??)

2.两个圆半径长度的比是1:2,则它们的面积也是1:2。(??)

3.一件商品先涨价10%,再降价10%,现价比原价低。(??)

4.在一个比中,当后项大于1时,比值一定小于前项。(??)

5.知道了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6.走同一段路,小明用了10分钟,小红用了12分钟,小明和小红的走路速度之比是6:5。(??)

三.填空题(共8题,共28分)

1.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36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比值是(?),比值表示(???);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比是(?),比值是(?),比值表示(???)。

2.(?)÷18===6:(?)=(?)%。

3.小刚家在学校西偏北50度方向上,则学校在小刚家东(??)偏(??)(??)°方向上。

4.在括号内填上“>”、“<”或“=”。

5.晨晨看一本书,已看页数与剩下页数之比是5:3。已看页数是剩下页数的;剩下页数是已看页数的;已看页数占全书的;剩下页数占全书的。

6.填一填。

时=(??)分????500平方分米=(??)平方米

千克=(??)克???(??)立方分米=7升40毫升

7.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20%,第二次又用去余下的20%,两次相差2米。这根绳原来的长(?)米。

8.如果从点A看点8的方向是北偏东35,那么从点8看点A的方向是(??)偏(??)(??)°。

四.计算题(共2题,共16分)

1.直接写出答案。?

2.怎样简便就这样算。

五.作图题(共1题,共12分)

1.操作题

(1)把圆移到圆心是(8,2)的位置上。

(2)把图形A绕O点逆时针旋转90°。

(3)请画出轴对称图形B的另一半。

六.解答题(共6题,共31分)

1.希望小学有学生960人,五年级学生数占全校学生数的,五年级有多少人?五年级的女生人数是本年级学生数的,五年级有女生多少人?

2.一只环形玉佩的外圆半径为2厘米,比内圆半径多1.5厘米,这只环形玉佩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从学校到书店,乐乐步行需要8分钟,莉莉步行需要11分钟,乐乐与莉莉所用的时间比是多少?

4.只列式不计算。

(1)希望小学六(1)班的同学分两组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25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20人,一共植树290棵,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2)炎热夏天到来之际,杨经理准备捐资建一座游泳池,这个游泳池的长是50m,宽是长的,高是2m。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一本故事书有120页,小明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余下的。

(1)第一天读了多少页?

(2)第二天读了多少页?

(3)第三天应从第几页读起?

6.先比较,再答题

(1)学校六月份用水56吨,七月份用水量是六月份的,七月份用水多少吨?

(2)学校六月份用水56吨,七月份用水量比六月份节约了,七月份用水多少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5.B

6.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填空题

1.60:1,60,这辆汽车的速度;1:60,,这辆汽车行驶1千米所需的时间。

2.27;8;4;150

3.东;南;50(或南偏东40度)

4.;;=;;=;

5.;;;

6.45;5;125;7.04

7.50

8.南;西;35或西;南;55

四.计算题

1.解:

2.(1)5(2)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