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名校卷).docx
文件大小:185.72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2.29千字
文档摘要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他们的面积比较,(?)。?

A.圆的面积大????B.正方形的面积大????C.一样大

2.计算机上,为了清楚、直观地看出磁盘“已用空间”与“可用空间”占“整个磁盘空间”的百分比,使用的统计图是(?)统计图。

A.条形?????B.折线?????C.扇形

3.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7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

A.9平方厘米????B.33平方厘米????C.13π平方厘米

4.如图,从A地到B地,可以走路线①,也可以走路线②,(路线①是一个以AB为直径的半圆,路线②是一个分别以AC、CD、DB为直径的半圆组成的路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走路线①比路线②近????B.走路线②比路线①近????C.走路线①和路线②一样近?

5.两个圆的周长不相等,是因为它们的(?)。?

A.圆心位置不同????B.圆周率大小不等????C.直径不相等

6.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选哪种统计图?(?)

A.条形??????B.折线??????C.扇形

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

2.及格率和种子的出芽率都不会超过100%。(??)

3.把1克糖放入19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1∶20。(??)

4.甲数比乙数多35%,乙数比甲数少35%。(??)

5.比kg少它的是1kg。(??)

6.把一根铁丝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原来的25%。(??)

三.填空题(共8题,共17分)

1.两个圆的半径比是1:4,这两个圆的周长比是(?):(?)。

2.农历“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一天,赣榆的白昼和黑夜时间的比是7:5。这一天,赣榆的黑夜是(?)小时,白昼的时间比黑夜的时间长(?)%。

3.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钟表上的分针与时针速度的比是(??)。

4.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5.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偶数)等份,剪开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宽相当于圆的(??)。

6.把千克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这些糖的(??),每个小朋友分到(??)千克。

7.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求周长的两个公式是(?)和(?)。

8.7∶5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乘(??);如果后项加上15,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

四.计算题(共2题,共18分)

1.直接写出得数。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五.作图题(共1题,共12分)

1.操作题

(1)把圆移到圆心是(8,2)的位置上。

(2)把图形A绕O点逆时针旋转90°。

(3)请画出轴对称图形B的另一半。

六.解答题(共6题,共35分)

1.六年级同学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六(1)班捐了500元,六(2)班捐的钱数是六(1)班的,六(3)班捐的钱数是六(2)班的。六(3)班捐款多少元??

2.根据不同的条件列式,不计算。

在“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的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六(1)班收集废品240千克,(??????),六(2)班收集废品多少千克?

(1)六(2)班比六(1)班少收集。???

(2)比六(2)班多。???

(3)六(1)班比六(2)班的多60千克。

3.儿童玩具厂生产了800个玩具,其中5个不合格,这批玩具的合格率是多少?

4.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第一天行了全程的28%,第二天行了110千米,这时距离乙地还有一半路程,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在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后王晁小学六年级捐款180元,比五年级少捐25%,五年级捐款多少元?

6.菜市场运来一批新鲜蔬菜,其中萝卜占这批蔬菜的,青菜占这批蔬菜的35%。已知青菜比萝卜多450千克,这批蔬菜一共有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C

5.C

6.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填空题

1.1;4

2.10;40

3.平;12:1

4.条形;折线;扇形

5.长方形;周长的一半;半径

6.;

7.πd;2πr

8.3;21

四.计算题

1.;;1.7;1.47;;;;9;15;5

2.(1)20.8(2)5.8(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