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课《一起玩泥巴》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各类泥土艺术品,引导学生感受泥土艺术的独
特魅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2.艺术表现:让学生掌握揉、压、捏、搓、刻等基本泥塑技法,能够
运用这些技法创作简单的泥土作品,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
力。
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具有生活审美韵味和文化内
涵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文化理解:了解泥土在人类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不同地域、
不同时期泥土艺术的特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泥塑技法,能够运用泥巴创作出生活器皿、
动植物或玩具等作品。欣赏不同类型的泥土艺术品,感受其文化内涵和艺
术价值。
2.教学难点:创作的作品生动、有趣,具有生活审美韵味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泥巴的特性、泥塑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基本的制作技
法。
2.欣赏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泥土艺术
的魅力。
3.演示法:亲自示范泥塑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制作步骤。
4.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泥巴创作的乐趣,提升动
手能力。
5.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泥土的用途、艺术作品的特点等,激发学生
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段精心制作的AI数字人兵马俑视频,视频中AI数字人兵马
俑以充满趣味的语言介绍泥巴的特性。引出课题—《一起玩泥巴》
(二)播放黄土高原的照片
在多媒体上展示黄土高原的高清照片,画面中展现出黄土高原广袤的
地貌和独特的沟壑景观。
详细介绍“小朋友们,看这壮观的地方就是黄土高原,它可是世界
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呢。很久很久以前,强劲的西北风从遥远的中亚、蒙
古等地,把沙尘使劲儿地吹到这里,经过漫长时间的堆积,就形成了这厚
厚的黄土层。这些黄土就是我们制作泥巴作品的重要原材料哦!”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照片并介绍其形成过程,让学生了
解泥巴的来源,拓宽学生的地理和自然知识,同时让学生明白泥土与生活、
自然的紧密联系,丰富学生对泥土的认知。
(三)播放泥塑的介绍视频
播放一段内容丰富的泥塑介绍视频,视频涵盖泥塑的起源、发展历程、
不同地区的泥塑特色以及有趣的制作过程片段。
视频结束后,简单提问学生“视频里哪个地方的泥塑让你印象最深
刻呀?”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内容,加深对泥塑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视频的直观性,让学生全面了解泥塑这一艺术形式,
包括其历史和地域特色,为后续的艺术欣赏和实践创作打下基础。提问环
节能检验学生的观看效果,强化学生的记忆和思考。)
(四)放捏泥土的照片
在多媒体上逐一展示各种捏泥土的照片,照片中呈现出不同形状、不
同风格的泥巴造型,有可爱的小动物、精致的小房子等。
引导语“小朋友们,看这些神奇的照片,泥巴在叔叔阿姨、哥哥姐
姐们的手中,就能变成这么多有趣的东西,你们想不想也动手试试,让泥
巴在自己手里变魔法呢?”
(设计意图:展示多样的捏泥土作品照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
学生对泥巴的可塑性有更直观的感受,为即将开(五)艺术欣赏
始的感知体验和实践环节做好心理准备。)
(五)艺术欣赏
1.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这只可爱的陶猪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
它可是我国早期陶器的代表作品之一哦。大家看,它的造型特别可爱,虽
然只用了简单的线条,却把猪圆滚滚的身体和短短的四肢生动地表现出来
了,看起来憨厚又老实。这只陶猪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他们通过观察
身边的动物,用泥巴把它们的样子记录下来,是不是很厉害?”
2.邓家湾遗址出土的陶动物“这些精美的陶动物都来自邓家湾遗址。
它们每一个造型都非常逼真,神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像是在昂首站立,有
的好像在低头觅食。这些陶动物可不只是漂亮的艺术品,它们还能让我们
了解到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家畜饲养情况,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呢!”
3.仰韶文化鱼纹彩陶盆:展示鱼纹彩陶盆的图片“这个漂亮的彩陶盆
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看盆上画着的鱼纹,线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