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年)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2.5给船装上动力课型新授课
《给船装上动力》处于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中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关键位置,
它紧密承接前期有关船的结构、浮力以及载重量等知识内容。教材旨在引导学
生深入探索为船赋予动力的多种方式,涵盖风力、水力、电力等不同动力形式。
教材分析通过实际操作与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能切实掌握不同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还
能深刻体会到技术创新在船舶发展进程中的核心推动作用,将抽象的科学概念
与具体的工程实践紧密相连,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机械原理和技术应用筑牢根
基,助力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经过此前对船相关知识的学习,
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对船的运行方式也有着浓厚兴趣。在动手能力方
面,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能够完成相对简单的手工制作,但在复杂动力装置
学情分析的设计与安装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虽有合作意愿,
但因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在团队中主导性过强,而部分学生参与度不足,
且在沟通交流、分工协作时易出现问题。同时,学生在理解动力转换等较为抽
象的科学原理时,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
(科学观念)知道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船可以
通过能来控制行进的方向。
(科学思维)能根据不同要求,给小船提供动力,体会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
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
教学目标
(探究实践)能根据不同要求,给小船提供动力。通过实验能解释船行进方向
与舵之间的关系。
(态度责任)在认识船的动力发展史中,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体验给船
装上动力的成功和乐趣。
重点:基于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解决给船装上动力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难点:实验验证舵对控制船行进方向的作用。
学生准备:模型船、水槽、清水、双面胶、泡沫胶、剪刀、小木棍、卡纸(做帆用)、小
风扇、小电动机(带风轮)、电池盒(带电池)、螺旋桨、金属管、塑料管、注射器、打
教学准备
火机、蜡烛、船舵、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学生材料一份、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1.出示关于船的发展史的图片,请学生看着图片说一说,船作为一种运输工具,
从古至今它的动力是怎样发展的?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给船提供动力?
情境与问题2.“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
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
新的动力”
3.引出课题:给船装上动力。
活动1:试一试,给我们的船装上风帆,让它自己行驶
1.明确活动要求。
(1)讨论:如何安装一个风帆,让我们的模型船行驶起来?
(2)交流:参考教科书中的插图,让学生充分交流需要的材料和安装的方法,
并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3)组装:讨论结束后,组织学生到材料区有序领取材料并动手安装,同时强
调注意事项。
2.各小组进行试航。
3.小结:靠风帆提供的动力有什么特点?
活动2:给小船装上其他动力,让它自己行驶起来
1.明确活动要求。
(1)讨论:如何能够提供持续的动力?
(2)交流:如果给小船安装电动风轮或蒸汽装置,需要哪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