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年)科学三年级下册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课题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课新授课
科学观念:
1.运动时间相同时,可以通过比较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
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2.了解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科学思维:
1.使用“相同时间下比较距离”的方法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探究实践:
1.使用软尺测量距离、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态度责任:
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愿意跟小组成员探究,仔细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
进行问题交流与探讨。
重点:使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重难点难点:利用常见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
度的大小。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呈现不同物体在运动的图片或视频,提问:“不同物体运动相同的
课堂导入时间,如何比较快慢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今天重点学习在相同时间内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
二、探索
探索1:比较交通工具的运动快慢(6分钟)
1.呈现数据:展示喷气式客机、汽车、快艇、轮船、自行车、高速
列车等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数据。
2.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这些数据,将交通工具按
课照运动的快慢进行排名次,并讨论排名的依据。
3.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排名结果和理由,教师引导学生总
结出在相同时间(1小时)内,运动距离长的交通工具运动快,运
动距离短的交通工具运动慢。
探索2:比较同学行走的快慢(7分钟)
1.提出问题:提出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如何比较两名
程同学运动快慢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方法。
2.实验讲解:介绍实验方法,让两位同学脚跟紧接着脚尖行走,听
到口令同时出发,同时停止,用软尺测量运动的距离并记录。强调
3.实验注意事项,如出发和停止的口令要清晰一致,测量距离要准
确。
4.小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
学全和实验规范。
5.结果讨论: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和结论,教师总结
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越远,运动越快。
探索3:不同时出发比较同学运动快慢(7分钟)
1.再次提问:提出从不同地点,在不同时间出发,如何比较两名同
学运动快慢的问题。
习2.实验安排:介绍实验器材(两名同学、两名计时员、软尺、秒表)
和实验步骤,让一位同学直线行走,计时员发令,计时15秒后停
止,测量行走的距离并记录数据。
3.学生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实验有序进行。
4.分析总结: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
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运动时间相同时,运动距离越长,运动得
越快的结论。
三、研讨
1.组织学生回顾探索过程,讨论“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