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设计
第周星期年月日
课题
春天大舞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天的自然变化(植物颜色、动植物活动)。能通过讨论设计简单的舞台剧情,并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道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剧情设计、角色分配和道具制作。运用剪、贴、画等手工技能制作舞台布景和道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生机,增强环保意识(利用废旧材料)。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培养表达与表演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分组设计剧情并制作道具,体现春天的元素。
难点:合理分工与合作,完成舞台剧的初步编排。
教学
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唤醒经验,激发兴趣
互动提问:
“春天来临时,校园里的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见过哪些小动物开始活动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观察,如柳枝发芽、燕子筑巢)
“如果我们要把春天的变化变成舞台剧,你觉得需要准备哪些东西?”(预设答案:花朵、太阳、雨伞、动物头饰等)
情境渲染:
展示提前准备的春天主题图片(发芽的树枝、绽放的花朵、蝴蝶等),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如《春天在哪里》片段),营造春日氛围。
2.任务揭晓:
教师举起废旧纸盒和彩纸:“今天我们要变身小导演,用这些材料搭建‘春天大舞台’,演出属于我们的春天故事!”
二、活动一:分组设计剧情
1.角色与场景头脑风暴
分组规则:4-5人一组,组内推选“故事组长”“道具管家”“记录员”。
讨论引导:
角色参考:小树苗、春雨姐姐、蝴蝶仙子、太阳公公、勤劳的小蜜蜂。
场景建议:森林草地、花园角落、春雨中的池塘。
任务卡提示:“想一想:谁在春天里最忙碌?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填写剧情设计表
项目
设计内容示例
剧情
春雨落下,小树苗努力生长,蝴蝶和蜜蜂为它加油
角色
小树苗(2人)、春雨(1人)、蝴蝶(1人)
道具
纸板大树、水管喷壶(模拟雨)、纱巾翅膀
3.分享与优化
每组限时1分钟汇报剧情,其他小组可提问或补充(如:“蝴蝶怎么帮助小树?”)。
教师提炼共性:“大家的故事里都有‘生长’和‘合作’,这正是春天的精神!”
三、活动二:制作道具与布景
1.分工合作,创意实践
场景组:
任务:用纸盒剪出“森林”轮廓,彩笔画出树叶纹理,冰棍棒拼贴栅栏。
小技巧:“把纸盒立起来,剪出波浪边,就像远处的山丘!”
道具组:
任务:卷筒纸芯包裹绿纸做“树干”,彩纸剪成花瓣粘贴成花朵。
创新点:“谁能用塑料袋做出透明的‘雨滴’?试试挂在树枝上!”
角色组:
任务:旧发箍+黄色卡纸剪出“太阳光芒”,纱巾绑在手臂上做“蝴蝶翅膀”。
安全提示:“剪刀传递时手柄朝前,胶水挤在纸盘里再用棉签涂抹。”
2.教师动态指导
巡回观察,针对性示范(如:“纸盒太硬?先画线再沿折痕撕开”)。
鼓励创意:“小雨同学用吸管做‘花茎’,真有想法!其他组可以借鉴哦。”
四、活动三:简短展示与评价
1.舞台初亮相
每组选派1-2名代表,携带道具到讲台前:
示例台词:“我们是‘春日小队’!这是我们的彩虹花,它会在雨后开放!”
动作设计:手持花朵道具轻轻摇晃,模拟“随风摆动”。
全班互动:观众席用掌声模拟“春雨沙沙声”(轻拍桌面)。
2.三维评价反馈
自我评价(贴星星?):
我能做到……
星星数
说出两种春天的变化
???
参与制作一件道具
???
明白春天让世界充满生机
???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用双手把春天‘搬’进了教室,下节课将正式演出,期待大家更精彩的表现!”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春天大舞台
春天大舞台
1.春天的变化:植物发芽、动物活跃
2.舞台三要素:剧情、角色、道具
3.环保材料:纸盒、冰棍棒、彩纸
课后
反思
制作环节需关注进度,避免拖延。差异化指导:对动手能力弱的学生提供模板或简化步骤。下节课可完善剧情,进行完整表演。
执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