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乡村初中教师胜任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四川省Z县为例.pdf
文件大小:10.18 MB
总页数:8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12.94万字
文档摘要

摘要

摘要

乡村初中教师胜任力对促进乡村学生、乡村教育及乡村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以胜任力冰山理论为基础,以《乡村初中教师胜任力自评问

卷》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对323名乡村初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以访谈法作为

补充,揭示了乡村初中教师胜任力现状和和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提出对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初中教师胜任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人际关

系、专业素养、个人特质、信息素养水平较高,关注乡村学生、乡土情怀、地方

性知识和乡土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升;(2)乡村初中教师胜任力水平在性别、年

龄、教龄、学历、职称、专业性质、工作身份、常居住地、家乡所在地均存在差

异,具体而言,在乡土情怀、地方性知识和乡土课程开发能力方面:男教师高于

女教师,专科及以下教师高于本科教师(男教师和专科及以下教师以中师生为主),

师范类教师高于非师范类教师,本县教师高于非本县教师;在关注乡村学生和乡

土情怀方面:担任班主任或者兼任行政岗位的教师高于非班主任或没有兼任行政

岗位的教师;在地方性知识和乡土课程开发能力方面:常住在乡村的教师要高于

住在城区的教师;在除信息素养以外的其余七个维度,年龄越大、教龄越长和职

称越高的教师,表现越优。(3)以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为基础,及对部分教师深

“”

入访谈的结果,得出以下原因:权力场域下以分数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使乡村

初中教师淡化了地方性知识、乡土课程开发能力,难以滋养乡土情怀等;权力场

域下乡村教师培训的“主体诉求”被漠视:在职培训没有体现乡村性及地方性特

点,没有融入乡土元素,以及没有体现乡村初中教师的主体诉求,使乡村初中教

师特殊素养提升的途径变窄;乡村教师“乡土性资本”匮乏,职前教育缺失乡村

相关的文化资本及职后缺失外部资源支持的社会资本和相关待遇的经济资本;教

师个人经历阅历使之形成惯习,沿用个人惯习,缺乏实践反思意识。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权力场域下建立乡村教师差异化

考评制度,将乡村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乡土情怀、地方性知识、乡土课程研

究成果等素养融入评价指标,发挥出评价的监督、激励、促进效果,激发乡村教

师的教育热忱。第二,本土化培养乡村教师,将“乡村元素”融入乡村初中教师

职前培养和建立以需求为导向根植于“乡土”的乡村初中教师培训制度。第三,

增加乡村初中教师胜任资本,乡村学校应给予乡村教师更多“乡土”发展空间,

同时,还需要政策的引领和制度的支撑来提高乡村初中教师职业吸引力和胜任力。

I

摘要

第四,教师个人需要调整教育惯习,激发实践反思意识。

关键词:乡村;乡村初中教师;胜任力

II

Abstract

Abstract

Thecompetenceofruraljuniormiddleschoolteachersplaysanimportant

rolein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ruralstudents,ruraleducationandrural

society.Basedonthecompetenceicebergtheory,thisstudytooktheRuralJunior

MiddleSchoolTeachersCompetenceSelf-AssessmentQuestionnaireasthemain

researchtool,andconductedaquestionnairesurveyon323ruraljuniormiddle

schoolteachers,supplementedbytheinterviewmethod.Thispaperrev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