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1ScienceandScientistsLearningAboutLanguage(1)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Unit1ScienceandScientistsLearningAboutLanguage(1)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2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使学生能欣赏科学家的成就及其对语言的贡献。
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探究科学家如何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进行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活动。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科学和科学家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科学探究和语言学习的意识。在能力方面,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英文科普文章,但在分析复杂文本和进行深入讨论时可能遇到困难。素质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可能对科学和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直接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对科学话题缺乏关注,导致在阅读相关文章时兴趣不高,难以保持专注。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的参与度可能不均衡,部分学生可能过于积极,而部分学生可能参与度较低,影响整体的学习氛围。此外,学生在写作时可能面临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的挑战。
针对这些情况,本节课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写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通过结合科学和语言学习的主题,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学习的意识,促进他们对科学和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资源
-软件资源:多媒体教学平台、电子白板、课堂互动软件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科学和语言学习相关的英文视频、在线词典、科学新闻网站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科学家照片、科学实验模型)、PPT演示文稿、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图片或视频,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科学家是如何学习语言的吗?”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科学家的生平简介,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科学家学习语言的方法、语言对科学研究的影响等。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科学家学习语言的案例,如达尔文学习拉丁文,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科学家学习语言的故事,引导他们思考语言学习对科学家的重要性。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用英语撰写一篇关于科学家学习语言的短文,要求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教师指导:巡视课堂,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纠正语法错误,提高写作质量。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语言学习对科学家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英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科学家学习语言的英文文章,并完成以下任务:
a.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b.分析文章中提到的科学家学习语言的方法;
c.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语言学习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6.课堂延伸(约10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阅读文章的心得体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鼓励学生关注科学和语言学习相关的新闻,提高自己的跨学科素养。
7.课堂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8.教学评价(约5分钟)
-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针对学生的不足,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复述科学家学习语言的方法和策略。
-学生能够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科学家的语言学习经历,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
-学生能够识别语言学习对科学家研究工作的影响,如提高研究效率、促进国际合作等。
2.能力提升
-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快速捕捉文章主旨和细节。
-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