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文件大小:22.5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3.54千字
文档摘要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本章节内容结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本,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今词义的演变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把握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词义变迁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提升他们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词义演变的基本规律,增强语言运用中的历史意识,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同时提高文学鉴赏和审美情趣。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对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词汇有所了解。然而,对于词义的古今变化这一专题,学生可能仅有初步的认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面对较为抽象的词义演变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的能力方面,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分析词义变迁的能力尚需提高。学习风格上,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有的学生偏好逻辑推理,有的则更擅长形象思维。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理解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古代汉语词汇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难以准确把握词义的变化;二是缺乏历史背景知识,难以理解词义变迁的社会文化原因;三是分析能力不足,难以从字面意义深入挖掘词义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本节课需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具体词例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词义变迁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词义演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互动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词汇对比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课外阅读推荐:提供相关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古今词义联系与区别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在学习文言文时,有没有遇到过古今词义不同的情况?”

展示一些古代诗词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古汉语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古今词义联系与区别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古今词义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今词义联系与区别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古今词义联系与区别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古今词义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古今词义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今词义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古今词义变迁案例进行分析,如“颜色”、“丈夫”等词汇的演变。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古今词义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了解词义变迁来更好地阅读古文。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古今词义变迁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如“古代词义与现代日常用语的区别”。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古今词义联系与区别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古今词义联系与区别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古今词义联系与区别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强调古今词义联系与区别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古代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古代词汇,调查其古今词义的变迁,并撰写一篇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7.课后拓展(课外作业)

目标:巩固学生对古今词义联系与区别的理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