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新闻写作》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新闻写作》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写作》的教学,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和写作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新闻的特点、结构和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新闻写作实践。同时,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和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新闻写作能力。通过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
1.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要求,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辨识能力。
2.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新闻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的撰写,以及新闻语言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和公民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新闻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新闻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语文课程中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组织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新闻作品,对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八年级的学生对新闻写作感兴趣,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关注社会事务。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水平,有的学生善于表达,有的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新闻写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新闻特点和结构的理解不够深入,新闻写作技巧和方法的应用不够熟练,以及对新闻素材的选择和处理不够准确。另外,学生可能在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方面有待提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新闻写作》这一单元的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收集整理与新闻写作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于在教学中进行直观展示和分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内容,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成适合小组讨论和新闻写作的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新闻写作所需的参考资料和写作工具等。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应该具备哪些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围绕新闻写作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结构进行讲解,强调新闻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举例说明新闻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的撰写技巧,以及新闻语言的运用。
3.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给出一个新闻事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撰写一篇新闻报道。
-学生通过讨论、分工合作,完成新闻报道的撰写。
4.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针对新闻写作的相关知识,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解答。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撰写的新闻报道,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讨论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新闻写作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提出拓展问题:“你们认为新闻写作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新闻写作的实际意义。
7.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学生确认自己对新闻写作的理解和掌握,明确课后学习的重点。
总计用时:40分钟
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通过实例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知识。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过程紧凑,环节清晰,符合实际学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1.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生能够清晰地定义新闻,了解新闻的五个W(Who,What,When,Where,Why)和一H(How),以及新闻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