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九年级化学上册 4.2《水的净化》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21.6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2.64千字
文档摘要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为内容,围绕课本知识,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和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等方式,掌握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理解化学在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净化方案,并学会评估和改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不同水净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2.掌握简单水净化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难点:

1.分析水污染的成因,理解净化过程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判断水质净化的效果,并能够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

解决办法:

1.通过演示实验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净化原理。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探究水污染的成因和净化效果。

3.设定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实验室水净化装置、水质检测工具、实验试管、烧杯、漏斗、滤纸等。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水净化相关视频、图片、动画等教学素材。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等。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我国水资源现状图片,引发学生对水污染问题的关注。

-提问:水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重要性?水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质量?

2.讲授新知(20分钟)

-讲解水的净化原理,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通过实验演示,展示过滤、吸附、沉淀等物理净化方法。

-介绍化学净化方法,如加入絮凝剂、消毒剂等。

-讲解生物净化方法,如生物膜、微生物降解等。

-分析不同净化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不同净化方法的效果。

-提问:在实验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现象?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对比不同净化方法的优劣。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水的净化原理和实际应用。

-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环保。

5.作业布置(5分钟)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调查家乡附近的水污染情况,思考如何解决水污染问题。

-撰写一篇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短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

学生在学习《水的净化》后,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

-理解水污染的成因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掌握水的净化方法,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了解不同净化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2.技能提升

-实验操作技能: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过滤、吸附、沉淀等水净化实验的基本操作。

-观察分析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解释。

-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并评估其效果。

3.思维发展

-科学思维:通过学习水的净化过程,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创新思维:在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改进方案,培养创新思维。

-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对水净化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其优缺点,发展批判性思维。

4.情感态度价值观

-环保意识:学生通过学习水的净化,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责任感:学生了解到水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对水资源保护的责任感。

-合作精神:在小组实验和讨论中,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5.实践应用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在家中尝试简单的家庭水净化方法,提高家庭水质量。

-在参与社区环保活动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为改善当地水环境做出贡献。

6.综合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能够独立查阅资料,进行实验设计。

-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能够在小组活动中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沟通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同伴进行有效交流。

教学反思与总结

嗯,今天这节课过得还算是顺利,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首先,我觉得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了几个小策略,效果还是不错的。

比如,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