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大单元说课稿,新教材)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4)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大单元说课稿,新教材)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4)
设计意图
本章节围绕“生物和细胞”这一大单元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后续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学生将通过观察和实验,形成对生物多样性和细胞统一性的认识,发展科学探究的初步技能,如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等。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态度,以及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与统一性。
难点:细胞结构的理解与记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与表现。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结合图片和模型,直观展示细胞结构,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2.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如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3.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细胞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4.采用提问法、讨论法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细胞结构、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3.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等,用于观察细胞结构实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实验和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5分钟)
1.播放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视频,如不同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场景。
2.提问:同学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不同的生物?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3.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维持生命活动的?生命活动的基础是什么?
讲授新课:
(20分钟)
1.讲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的功能。
-细胞如何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生长繁殖。
2.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细胞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对比其异同。
3.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表现,结合实例分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如生态平衡、生物资源的利用。
巩固练习:
(10分钟)
1.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分析它们的细胞结构特点。
2.学生互相提问,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课堂提问:
(5分钟)
1.提问: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各有什么功能?
2.提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提问:为什么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师生互动环节:
(5分钟)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2.学生展示实验观察结果,教师指导并总结。
教学双边互动:
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总结,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展示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创新教学:
1.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细胞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2.设计互动式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问题解决及核心素养拓展:
1.通过实验和讨论,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或建议。
3.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后反思和教学改进。
知识点梳理
1.细胞的概念与功能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具有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
2.细胞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
-细胞质:细胞内的胶状物质,含有多种细胞器。
-细胞核: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进行细胞呼吸。
3.细胞器的功能
-内质网:负责蛋白质合成和修饰。
-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加工、运输和分泌。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溶酶体:分解细胞内的废弃物和外来物质。
4.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类型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