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生物上册 15.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说课稿3 (新版)苏科版.docx
文件大小:15.47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3.21千字
文档摘要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生物上册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说课稿3(新版)苏科版

一、教材分析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生物上册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说课稿3(新版)苏科版,本章节内容围绕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展开,重点讲解血液在人体内的运输过程,包括心脏的功能、血管的类型及其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血液循环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人体生理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生物学思维能力,通过观察血液循环图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过程,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通过实验探究心脏和血管的功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认识到血液循环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如细胞结构、组织、器官等概念,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上,学生可能仅停留在心脏和血管的简单描述,对血液在人体内循环的具体过程和机制了解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生物学普遍感兴趣,尤其是与自身健康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合作学习来掌握新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视觉学习,如图表和模型,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动手实验来理解抽象概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理解血液循环的具体流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如难以区分心脏四个腔室的功能和血液流动的方向。此外,学生可能对血液循环系统中的生理学概念,如血压、心率等,感到抽象难懂。实验操作中,学生可能对实验仪器的使用不够熟练,或者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够深入。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八年级生物上册的《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血液循环图、血管类型图片、心脏功能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准备心脏模型、血液流动演示装置等实验器材,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包括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心脏健康知识视频,引起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好奇心。

2.提问:心脏在人体中扮演什么角色?血液在人体内是如何流动的?

3.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回顾心脏和血液的基本知识。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教师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四个腔室的作用和血液流动的方向。

2.展示血液循环图,引导学生分析心脏和血管的连接关系。

3.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4.讲解血液在人体内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过程。

5.强调心脏和血管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性。

三、师生互动环节(15分钟)

1.提问:心脏在血液循环中起到什么作用?血液在人体内运输哪些物质?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教师提问:如何判断心脏和血管的健康状况?

4.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和补充。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血液循环知识。

2.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错误。

五、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血液循环对人体健康有什么意义?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和总结。

六、实验操作(5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心脏和血管模型实验,观察血液流动情况。

2.教师指导实验步骤,确保学生安全操作。

七、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2.提问:如何保持心脏和血管的健康?

3.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和补充。

八、布置作业(5分钟)

1.学生课后完成教材中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复习本节课内容,预习下一节课。

教学时长:45分钟

备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如利用多媒体资源、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心脏解剖图和血液循环图的高清图片,用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路径。

-血液类型和成分的科普文章,介绍不同血型的特点和输血原则。

-心脏健康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科普视频,如运动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心脏病预防和治疗的基本知识介绍,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等方面。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收集并整理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相关信息,如心脏病的发病率、常见类型等。

-建议学生阅读有关血液成分和功能的科普书籍,了解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液细胞的作用。

-组织学生观看心脏手术的纪录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