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课件-【知识精讲精研】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文件大小:11.03 M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1.49千字
文档摘要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内涵与特点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1.多元起源;材料“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2.奠基时期(先秦);3.形成格局(秦汉);4.受到挑战(魏晋隋唐);5.理学形成(宋明);6.传承和转折(明清);7.从衰落到复兴(近现代);材料一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摘编自陈独秀《复辟与尊孔》;7.从衰落到复兴(近现代);;1.以人为本;2.天人合一,道法自然;3.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4.崇德尚贤,天下为公;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特点;;(3)凝聚性:共同文化特质同心协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绵延不绝、传承至今的文化,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连续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价值;①多元起源、源远流长

②儒家正统、创新发展

③近代救亡、马克思主义指路;1.(2020·江苏·高考真题)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3.(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5.(2021·全国·高考真题)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7.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说明()

A.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B.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C.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D.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

;9.(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图1、图2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

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

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