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水的组成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pptx
文件大小:328.76 K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2.89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2水的组成;返回;2.(易错题)在收集氢气、检验氢气纯度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

B.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上,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C.如果听到的声音很小,表示气体较纯

D.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可直接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再进行检验;【点拨】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用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知识点2水的组成

3.如图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水由氧原子和氢分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

C.水分解后,分子个数不变

D.水分解后,原子种类改变;4.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利用实验揭秘了水的组成。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对水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1)试管甲中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2)可用______________检验试管乙中产生的气体。

(3)写出电解水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5)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填粒子名称)。

(6)由该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水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知识点3单质和化合物

5.了解物质的分类可以更好地学习化学。下列属于单质的是()

A.冰棒冒的“白气” B.冰镇汽水

C.食品袋中防腐的氮气 D.加碘盐;6.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创作的陶艺“踢毽子”,童稚十足,形神兼备。这种陶艺的制作,用到了钾长石(主要成分KAlSi3O8)、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方解石(主要成分CaCO3)和萤石(主要成分CaF2)。其中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物质是()

A.钾长石 B.萤石

C.方解石 D.石英砂;7.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种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8.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氢气、稀有气体

B.氧化物:水、五氧化二磷

C.化合物:高锰酸钾、铜

D.混合物:冰水共存物、海水;【点拨】A.(×)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水、五氧化二磷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C.(×)铜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D.(×)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9.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交叉、包含、并列等关系。;表中有关X、Y的关系叙述与图中所示的关系不相符的是()

A.表中①的关系对应图甲 B.表中②的关系对应图乙

C.表中③的关系对应图丙 D.表中④的关系对应图乙;10.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a、b两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2)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______(填“a”或“b”)中气体能被点燃。

(3)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4)图2是电解水的微观反应过程,为使图B表达完整,应补充下图中的_______(填序号)。;【点拨】(1)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a、b两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2)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a中气体(氢气)能被点燃。(3)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是因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4)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应补充图中的③。;11.(2025西安调研)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进行电解水实验。

【基础实验】如图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并检验反应中产生的气体。;(1)管a和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均可用____________检验,但观察到的现象不同,打开管a活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

(2)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实验拓展】理论上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实际测定结果却往往大于2:1,这是为什么?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1L水中最多能溶解约30mL氧气、18mL氢气。;【探究实验】分别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