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洋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6月第1版第四章水的运动第1课时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说教材1说学情2说教学目标3说教学过程6说课内容CONTENTS说教法学法5说教材12CONTENTS说教学重难点4说教学反思7
01说教材从高中地理模块的分工与衔接来看,必修第一册和选择性必修一都对海水运动有学习要求,侧重点不同,本节是在必修海洋内容上的深化和拓展,侧重于原理分析和归纳总结。从章节联系来讲本节课是基于第三章对气压带风带的学习基础上分析原理,从而掌握其运动规律。这节课的知识联系性非常强,为下一节课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做好知识的铺垫。第1课时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2课时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02说学情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不足之处高一初步了解海水的运动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思维活跃缺乏生活经验;归纳总结能力有待提高;不能规范使用地理术语
03说教学目标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需要综合前面学习过的大气运动地球运动等知识,学习理解洋流可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洋流在四大洋中普遍存在,洋流的形成跟陆地相关,洋流的命名也是跟区域相联系,通过洋流的学习可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动手绘制“洋流模式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语言表达和科学探究能力。十九大提出海洋强国发展战略,本节课会落实、培养学生海洋意识,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课标要求: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洋流分布规律。
04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洋流的成因
05说教法学法教法学法1.学案导学法2.实验教学法3.读图分析法1.自主学习法2.小组探究学习法法学会会学
06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新课讲授3课堂小结45分层作业巩固练习教学过程设计
06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玩具鸭的真实案例导入,创设真实情境,吸引学生兴趣,还可以为开放性作业创设真实试题情境。
06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洋流的概念与性质洋流的成因洋流的分布规律思路:
一、洋流的概念与性质06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原有认知作为研究新知识的工具,让学生感到今天研究内容并不陌生,增强学习信心。
二、洋流的成因06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演示与观察法,吸引学生兴趣,形象直观。设置问题探究链条,由表及里,实现学习进阶,理解洋流运动的成因,明确其原理,并了解洋流的成因分类。设计意图:洋流的主要动力:盛行风(成因)分类:风海流设计意图:成因:海陆轮廓设计意图:分类:补偿流该实验是为了探究洋流运动的成因,但是没有创设地球运动的真实情境,所以其忽略了什么影响因素呢?地转偏向力设计意图:成因:地转偏向力
二、洋流的成因06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设计意图:理清思路,形成知识脉络。
三、绘制洋流模式图06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设计意图:经小组讨论后由一名学生代表展示其成果,并结合左右手演示洋流运动的原理。目的是复习洋流成因,并实现知识迁移运用,培养小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四、归纳洋流分布规律03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设计意图:前面已重点学习洋流运动原理,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轻松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洋流的运动规律,实现课标要求,并突破重难点。
四、归纳洋流分布规律06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设计意图:用原理:海陆轮廓来解释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并且探究西风漂流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西风漂流的性质是?
四、归纳洋流分布规律06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夏季,因为,盛行风冬季,因为,盛行风设计意图:设置填空题,层层递进,由原理到规律,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学习规律,容易接受。
06说教学过程——总结新课设计意图:结合板书进行课堂知识梳理,形成知识脉络,并结合时事热点“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进行情感升华,呼吁学生关注海洋生态环境。
06说教学过程——总结新课设计意图:洋流名称较复杂,因此可以结合区域认知,了解洋流的命名规则,从而化繁为简。
06说教学过程——巩固新课
06说教学过程——布置作业必做题:1.重点检测洋流的分布规律与洋流的成因2.画出玩具鸭漂流到英国的路线,并标出所流经洋流的名称(不能翻书)。3.预习下一节洋流的影响(简单)选做题:洋流的成因(广东新高考第17题第一问、第二问)
06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