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昼短夜长;;(1)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图2中的D5处,他在夏至日看到的日出方位位于
()
A.D5→D6连线方向 B.D6和D9之间
C.D5→D9连线方向 D.D8和D9之间
(2)已知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
与现在遗址地居民相比,
则当时金沙先民在()
A.春分日看到日出时间更早
B.夏至日经历更长的夜长
C.秋分日看到日落时间更晚
D.冬至日经历更短的昼长;角度衍生
(2024·山东滨州一模)日出前和日落后一段时间内,天空仍处于半光明状态,天文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晨昏蒙影。当太阳落入地平线18°以下,真正的黑夜来临(如图)。完成1~3题。
1.影响晨昏蒙影时数的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经度位置④季节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夏至日没有真正黑夜地区的纬度范围为()
A.23°26N—90°N B.41°26N—90°N
C.48°34N—90°N D.66°34N-90°N
3.赤道地区真正的黑夜时长约为()
A.9小时36分 B.10小时48分
C.12小时 D.13小时12分;;1.北京的“午时花”刚盛开时(夏季正午开花),“林奈花钟”上正在开花的是
()
A.龙葵花 B.鹅肠菜
C.野蔷薇 D.芍药
2.甜万寿菊是一种短日照花卉,花期最为适宜的日照时长是每天低于10.5小时,适宜温度是18—20℃,如果北京引种该花卉,自然状态下,下列节气中最可能欣赏到花开的是()
A.立春 B.寒露
C.小满 D.立秋;(2024·陕西咸阳一模)每年在某节气前后的下午4时左右,落日余晖穿过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十七个桥洞,呈现出壮丽景观,俗称“金光穿洞”(如下图)。据此完成3~5题。
3.每年十七孔桥出现“金光穿洞”景观的时间为()
A.春分前后 B.夏至前后
C.秋分前后 D.冬至前后
4.关于“金光穿洞”景观出现时的说法,可信的是()
A.纽约艳阳高照 B.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小于1/2
C.尼罗河正值枯水期 D.北京昼长夜短,昼渐短
5.推测颐和园十七孔桥桥体的走向为()
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画推理:以图中A点为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绘画推理:以图中B点为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绘画推理:以图中C点为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绘画推理:以图中B点为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绘画推理:以图中C点为例;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相反。
(2)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正午时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北极点除外),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极点除外),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有南、北朝向的变化。;命题角度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应用
真题剖析
(2022·广东卷)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千米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题。
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持续不断变大 D.始终保持不变;角度衍生
(2024·山东临沂一模)城市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因反射太阳光常对居民造成一定的干扰。小明家坐北朝南,南北通透,每年有半年时间正午面临“两个太阳”(除南面太阳照射外,玻璃幕墙从北面反射阳光到室内,玻璃幕墙只考虑平面反射),如图所示。据此完成4~5题。;4.小明家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广州市 B.上海市
C.济南市 D.长春市
5.此时小明家电子时钟
所示的日期和时间最有
可能是()
A.3月21日11时40分
B.6月22日12时00分
C.9月23日12时20分
D.12月22日12时40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