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成才路沪科·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浮力第一节认识浮力
状元成才路课堂教学展示本节要点能通过实验认识浮力,能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状元成才路课堂教学展示新课导入万吨巨轮在水中为什么不下沉?热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GGFF受到了向上的力作用
知识点1什么是浮力感受浮力:将塑料空瓶压入水中有什么感觉?课堂教学展示进行新课手会明显感受到瓶子受到水向上顶的作用。将瓶释放后,瓶将向上浮出水面。
探究浮力1.探究液体的浮力①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石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石块重力G)。②把石块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如何变化的,并读出示数F′。③用手托起石块,再次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②③①2.5N1.2N步骤②、③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变小,说明水对石块的作用力与手对石块的托力类似,即浸入水中的石块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GF′F浮F浮+F′=GF浮=G-F′=1.3N分析:
②①2.5N1.2N结论:液体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施加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即F浮=G-F这种测量浮力的方法称为称重法。称重法测量物体的浮力
2.探究空气的浮力①将充足气的篮球和套有气针的气球一起挂于杆左端,调整杆右端钩码的悬挂位置,使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②将气针头插入篮球的气门内,气球随即膨胀,杆逐渐发生倾斜,挂钩码的一端下沉。转换法:用杆的变化来反映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
①②气球和篮球的总重力没有变化,只是它们的总体积变大了。杆左端上翘,说明气球在空气中受到向上的浮力。分析:结论:气体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施加竖直向上的浮力。
(1)概念: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都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施加竖直向上的作用力,物理学中把这个作用力叫做浮力。(2)符号:F浮(3)单位:牛(N)(4)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5)受力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浮力
小球静止在水中,试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F浮GF浮G分析: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即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6)方向:竖直向上
例1小申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竖直悬空拉着一个物体,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如图甲).他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2.0N(如图乙),则浮力的大小是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1.0竖直向上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F浮=G-F′=3.0N-2.0N=1.0N
知识点2浮力产生的原因【点击画面播放视频】
F向左F向右一个立方体浸没(全部浸入)在水中,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F向后F向前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受到液体的压强受到液体的压力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p=ρghF=pS相等相等相等相等F向前、F向后是一对平衡力F向左、F向右是一对平衡力
物体的下表面:F向上=p向上S=ρ液gh2S物体的上表面:F向下=p向下S=ρ液gh1SF浮=F向上-F向下h1h2F向下F向上物体的上、下两个面:
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因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力差而产生的。h1h2F向下F向上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即F浮=F向上-F向下归纳:压力差法求浮力
思考:乒乓球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大小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其上表面不受液体的压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压力,即F浮=F向上。F向上
当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密合)时,其下表面不受液体的压力,即F向上=0,此时物体不受浮力作用。如水中的桥墩、陷在淤泥中的物体等都不受浮力的作用。F向下要产生浮力,必须要有向上的压力,物体下方必须有液体。思考:如何让乒乓球在水中的浮力消失
例2如图所示,将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浸没在水中:(1)将玻璃圆筒水平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橡皮膜的压力F向左____(选填“>”“=”或“<”)F向右,其合力F合=_____。=0
(2)将玻璃圆筒竖直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____(选填“>”“=”或“<”)F向下,其合力F合′=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向上-F向下竖直向上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力差
课堂教学展示随堂练习1.在游泳时,你会发现,只要用脚轻轻蹬泳池底,整个身体很容易浮起;如果在床上也想这样做,就非常难了。这是为什么?游泳时用脚轻轻蹬泳池底,人同时受到向上的水的浮力F浮和泳池底的作用力F池;若人在床上时要达到同样的运动状态,床对人向上的作用力为F,则F=F浮+F池,床对人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