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成才路沪科·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物体的浮与沉第1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
状元成才路课堂教学展示本节要点能通过实验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能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关心我国在深潜方面的成就。
状元成才路课堂教学展示新课导入漂浮下沉上浮悬浮物体的浮与沉取决于什么条件呢?
状元成才路课堂教学展示进行新课将小木块、乒乓球、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将怎样运动?提出问题: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浮与沉取决于什么条件呢?
猜想假设: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浸入水中的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物体的浮与沉可能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大小有关。F浮GF浮GF浮G
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设计将右图中拧紧盖子的玻璃瓶浸没于水中,因为玻璃瓶排开水的重力不变,即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通过改变加入瓶中水的多少从而改变玻璃瓶自身的重力,观察重力不同的玻璃瓶在水中的浮沉情况。盛水容器玻璃瓶
进行实验空玻璃瓶装满水的玻璃瓶装适量水的玻璃瓶
实验序号实验方法观察玻璃瓶运动情况玻璃瓶受力情况分析1把拧紧盖子的空玻璃瓶浸没于水中,然后松手2把装满水并拧紧盖子的玻璃瓶浸没于水中,然后松手3把装有适量水并拧紧盖子的玻璃瓶浸没于水中,然后松手上浮下沉静止F浮>GF浮<GF浮=G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当F浮>G时,物体上浮;②当F浮<G时,物体下沉;③当F浮=G时,物体处于悬浮或者漂浮状态。悬浮上浮下沉F浮GF浮GF浮GF浮G漂浮
物体浮沉的两个过程:G物F浮F浮G物下沉上浮F浮<G物F浮>G物受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物体浮沉的三个状态:F浮=G物F浮=G物F浮<G物G物F浮F浮G物G物F浮漂浮悬浮沉底F支受平衡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让鸡蛋浮沉将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向杯中逐渐加盐并小心搅拌,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如果往容器中加水,再次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你能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吗?
V排=V物=VF浮=ρ液gV排=ρ液gV;G物=ρ物gV物=ρ物gV①当ρ液>ρ物,F浮>G物,物体上浮并最终处于漂浮状态;②当ρ液=ρ物,F浮=G物,物体悬浮;③当ρ液<ρ物,F浮<G物,物体下沉并最终沉底。如果实心物体(质量均匀)浸没在液体中:可根据密度判断物体的状态:【思考】能否通过比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来判断物体的浮沉呢?
状态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物体受力分析浮力和重力比较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比较排水体积和物体体积比较运动状态F浮>GF浮<GF浮=GF浮=G运动状态不断改变静止状态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V排=V物V排=V物V排=V物V排<V物F浮+F支=Gρ液<ρ物V排=V物
悬浮和漂浮的异同:悬浮漂浮不同点位置体积密度相同点静止在液体内部任何位置静止在液体表面ρ液=ρ物V排=V物ρ液>ρ物V排<V物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F浮=G
归纳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称重法压力差法公式法平衡法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G减去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即F浮=G-F′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计算物体漂浮或悬浮时,由二力平衡条件得,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
例把质量是24g、体积是30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该物体将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当它静止时,所受的浮力是_____N。(g取10N/kg,ρ水=1.0×103kg/m3)上浮0.24
课堂教学展示随堂练习1.将同一物体放入密度不同的液体中,其浮沉情况不同。通过比较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可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请推导出用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表示的浮沉条件。物体的重力G=mg=ρ物V物g,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ρ液V排g=ρ液V物g,则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ρ物<ρ液时,G<F浮,物体上浮。(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ρ物=ρ液时,G=F浮,物体处于悬浮状态。(3)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ρ物>ρ液时,G>F浮,物体下沉。
2.一个小球,在水中能漂浮。如果把它放人酒精中,小球()一定会上浮B.一定会悬浮C.一定会下沉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D
3.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其中图(a)只有水,图(b)水中漂浮着一只玩具小鸭子,图(c)水中漂浮着同样材料的玩具大鸭子。若把三个缸放到台秤上称量,它们的质量大小如何?若两只玩具鸭子的材料(密度)不同,但仍漂浮在水中,则再称量三个缸的质量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