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关于作品;关于作品;关于乐府诗;古体诗比较;汉代时,儒家的伦理纲常处于统治地位,并发展得相当完备严密,尤其在婚姻制度方面,制定了“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七出”(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等严格的清规戒律。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妇女的贞节问题并未受到特别重视,丧偶或离婚的妇女仍可再嫁。例如,西汉的司马相如娶了守寡的卓文君,蔡文姬也曾多次改嫁,史书还记载汉景帝立有过婚史的王氏为皇后。本篇揭示了封建礼教对社会各阶层的深刻影响,并暴露了封建家长制下的种种罪恶;;请同学们通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把握文章大意,复述故事内容。;情节;序言;;研读文本内容;起始
第1段托物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开端
第2-6段兰芝被遣;;;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发展
第7-12段夫妻誓别;;;;;;再发展
第13-23段兰芝抗婚;;;;;;;高潮
第24-31段双双殉情;;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尾声
第32段魂化鸳鸯;;;;2.刘兰芝为什么在离别前还要“严妆”一番呢?这一细节描写有何作用?;3.作者浓墨渲染太守迎娶兰芝的场景,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27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树木”“庭兰”“大风”“严霜”等意象象征什么?;5.诗歌结尾为何要安排最后化鸟的结局?;6.探究人物形象——刘兰芝;;;人物形象——焦仲卿;分析刘、焦两人的性格差异;人物形象——刘兄;;;;;1.造成这场悲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越礼说:兰芝未遵循封建礼教对妇德的规范,“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虽则温顺能干,然骨子里透着一股倔劲,因此不为焦母所容。
门第说:焦刘两家门第悬???,贵贱有别,焦母见异思迁,为迎娶罗敷而逼迫兰芝离去。
情爱说:焦母无法理解也难以容忍仲卿与兰芝之间真挚而热烈的爱情。(焦母丈夫早逝,恋子情结)
无子说:兰芝多年未有生育,焦母为延续香火考虑,借故将兰芝赶走。;归纳主旨;群文对比·《氓》与《孔雀东南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