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类型一浮力的计算
1.称量法:一金属块的重力为54N。把它浸没在某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N,该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是?20N。
2.压力差法:某立方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下底面所受压力为40N,上表面所受压力为30N,该立方体所受到的浮力是?10N。
3.阿基米德原理:一金属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了50g的水,则该金属块所受浮力是?0.5N;一木块漂浮在水面,已知浸没部分的体积为200cm3,则木块所受浮力是?2N。
4.平衡法:一木块通过一根细绳与烧杯底连接,且浸没于杯内水中。若木块重力是5N,绳子拉力是2N,则木块所受浮力为?7N。;◎类型二浮力变化、比较与受力分析
5.如图所示,弹簧下端固定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设想从某一时刻起地球的引力突然减为原来的一半,则弹簧对物体的弹力(不计弹簧受到的浮力)(B);6.如图所示,在甲图中,物块有四分之一体积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4.7N,在乙图中,同一物块有四分之三的体积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8N。则在丙图中,该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是(D);7.如图所示,浸没在水中一定深度的木块,从开始上浮到最后静止在水面上一段时间,这一过程浮力的变化是(C);8.将四个形状不同、高度均为L的实心金属块,用细线拉着。匀速缓慢地放入水深为L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此时水未溢出。四个实验中与下图所描绘的浮力大小F与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一致的是(A);9.在台秤上放有一个装水的烧杯,一个质量为900g,体积为200cm3的实心物体被用细线吊着浸在水中,此时台秤示数等于哪几个力的大小之和??烧杯和水的重力、物体所受浮力。;10.如图所示,边长为a,重力为G的正方体物块悬浮在水中,水的密度为ρ水,水对正方体上表面的压力为F1,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力为F2,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1,下列表达式中错误的是(A);◎类型三密度计与浮力秤
11.一根粗细均匀木棒长0.23m,将其一端绕上铁丝使其能够在液体中保持竖直漂浮。在水中漂浮时露出的长度是0.07m,在另???种液体中露出长度为0.03m,则该液体的密度为(C);12.取一根木棒,在它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的漂浮情况如图所示。设密度计在甲、乙两个烧杯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个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D);13.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个上端开口的空透明圆筒制作浮力秤。圆筒底部用细线(质量和体积均不计)系一块质量适当的铁块,将其放置在水中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圆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3cm,水面到达圆筒A点,在A点标记为零刻度线。在圆筒内放入一个物体后,圆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0cm,水面与圆筒B点相平,如图乙所示。已知圆筒底面积为10cm2,圆筒和铁块总重为0.4N,装置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圆筒始终竖直。利用此装置标上刻度后放入水中,可以测量出放入圆筒中物体的质量。回答下列问题:;(3)图乙中圆筒B点刻度线对应的质量是多少?;◎类型四浮力与F-h图象
14.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1)分析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戊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图象?a(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与深度的变化情况;由图象可知: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2.7N,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2.7×103kg/m3。;15.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kg);(1)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类型五浮力与压力压强;17.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3,密度为700kg/m3,容器底面积是木块底面积的2倍,g取10N/kg,求:;(2)要使木块浮出液面的高度恰好为1cm,必须向木块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液体的密度;;18.如图甲,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100cm2,质量为400g的圆柱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种液体。弹簧测力计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