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尧山中学成龙校区九年级体育上册引体向上说课稿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九年级体育上册
内容:引体向上
本节课将围绕引体向上的动作要领、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引体向上动作,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协调性。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引体向上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学生运动兴趣和体育锻炼意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九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上肢力量训练方法,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他们对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但具体到引体向上的动作要领和技巧,可能掌握不足。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九年级学生对体育课普遍保持较高的兴趣,尤其是男生,对挑战性和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更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较快地掌握新技能。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偏向于视觉学习,需要教师通过示范和视频来辅助教学;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实践操作,需要通过实际练习来提高技能。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引体向上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首先,部分学生可能由于体重较大或上肢力量不足,难以完成标准动作;其次,动作技巧的掌握需要时间,学生可能会在练习过程中感到挫败;最后,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缺乏正确的指导,容易形成错误的动作习惯,影响运动效果和身体健康。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引体向上练习架、秒表、哑铃、跳绳、体育场地、音响设备。
2.课程平台:学校体育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视频和课后练习。
3.信息化资源:体育教学软件、在线健身教程、引体向上动作分析视频。
4.教学手段:教师示范、学生分组练习、游戏化教学、比赛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引体向上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引体向上吗?它有哪些好处?
3.学生分享,教师总结引体向上的锻炼价值和注意事项。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引体向上动作要领讲解:
-站立,双手握杠,与肩同宽。
-下蹲,身体向后仰,使身体悬空。
-收紧腹部,保持背部挺直。
-用上肢力量将身体拉起,直至下巴超过杠面。
-缓慢下降,重复动作。
2.引体向上训练方法:
-逐步增加训练强度,从轻重量开始。
-分组练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结合其他上肢力量训练,如俯卧撑、哑铃等。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学生分组,每组进行引体向上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互相评价,指出动作中的不足,共同改进。
3.教师示范,纠正学生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同学们,引体向上有哪些好处?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提问:在进行引体向上训练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示范引体向上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谁做得最好。
3.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引体向上训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学生分享,教师总结。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2.学生反思,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导入环节:5分钟
讲授新课:15分钟
巩固练习:15分钟
课堂提问:5分钟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动作技能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引体向上的动作要领,包括身体姿势、手臂用力、身体协调等,能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引体向上动作。
2.力量提升:学生通过持续的引体向上练习,上肢力量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手臂、背部和肩部的肌肉群。
3.耐力增强:随着训练的深入,学生的耐力得到提高,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正确的动作姿势,完成更多的引体向上次数。
4.身体素质改善:通过引体向上训练,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包括心肺功能、协调性和灵活性。
5.自我挑战精神的培养:学生在面对引体向上这一挑战性运动时,能够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种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6.团队协作意识的提高:在分组练习和比赛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克服困难,这种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7.错误动作纠正: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同伴之间的相互纠正,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在引体向上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了自我纠错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