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1000米跑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一册,高一上学期,章节为“800、1000米跑”。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掌握800、1000米跑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水平,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通过800、1000米跑的学习,学生将提升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学会科学锻炼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体育精神,以及团队协作和公平竞争的体育品德。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800、1000米跑的技术动作,包括起跑技术、途中跑技术和冲刺技术。
2.耐力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如何保持稳定的速度和节奏。
难点:
1.学生对起跑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起跑反应和起跑后迅速进入最佳竞技状态。
2.在长距离跑步中保持耐力,避免出现呼吸急促、动作变形等问题。
解决办法:
1.通过示范、分解动作、慢动作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起跑技术,并进行反复练习。
2.利用间歇跑、变速跑等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和速度耐力,同时教授呼吸节奏和动作放松技巧,帮助学生克服长距离跑步中的生理和心理障碍。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800、1000米跑技术动作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直观展示技术细节。
3.实验器材:准备秒表、计时器等计时工具,以及标志物、接力棒等辅助器材。
4.教室布置:设置跑道模拟区,划分起跑区、途中跑区和冲刺区,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5分钟)
1.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耐力跑吗?平时有哪些耐力跑的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
2.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耐力跑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以相对稳定的速度或强度连续跑动的运动项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耐力跑项目是800米和1000米跑。”
二、基本技术教学(15分钟)
1.教师展示800米和1000米跑的技术动作图解,讲解起跑技术、途中跑技术和冲刺技术要点。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起跑技术,包括起跑反应、起跑姿势、起跑后的加速跑等。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途中跑练习,重点讲解保持稳定速度和节奏的方法,以及呼吸节奏的调整。
4.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冲刺技术,注意冲刺时的动作协调和速度保持。
三、实践练习(2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每组学生轮流进行800米和1000米跑的实践。
2.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3.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高。
四、游戏教学(1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跑”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耐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跑,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比赛。
3.教师根据比赛情况,点评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800米和1000米跑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鼓励,共同提高。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提出下节课的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4.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知识点梳理
1.800米和1000米跑的基本概念
-定义:在一定时间内,以相对稳定的速度或强度连续跑动的运动项目。
-分类:根据距离分为800米跑和1000米跑。
2.起跑技术
-起跑姿势:蹲踞式起跑,包括蹲下、撑地、起跑三个阶段。
-起跑反应:起跑信号后迅速起跑,保持身体平衡。
-起跑后的加速跑:起跑后迅速进入最佳竞技状态,保持较高的速度。
3.途中跑技术
-保持稳定速度和节奏:通过调整步频和步幅,保持稳定的速度。
-呼吸节奏:采用三步一吸、两步一呼的呼吸方式,保持呼吸均匀。
-动作放松:通过放松肌肉,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耐力。
4.冲刺技术
-冲刺时机:在比赛最后阶段,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冲刺时机。
-冲刺动作:保持身体前倾,加快步频和步幅,全力冲刺。
5.耐力素质训练方法
-间歇跑:通过短时间的高强度跑和休息时间交替进行,提高有氧耐力。
-变速跑:通过改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