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跑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途中跑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高中必修第一册,属于田径运动中的基本技术。途中跑是长跑、中长跑等耐力性项目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环节。本节课将围绕途中跑的技术动作、训练方法和实践应用进行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耐力、速度和协调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核心理念,通过途中跑技术的学习,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学生将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发展速度、耐力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运动能力较强。然而,由于高中学习压力增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导致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参差不齐。
在知识方面,学生对田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途中跑技术要领掌握不够深入。在能力方面,学生的速度、耐力和协调性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运动技巧不熟练、动作不规范的问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意志品质有待加强,部分学生可能缺乏持之以恒的训练态度。
此外,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也有一定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迟到、早退、不认真听讲、不积极参与练习等现象,这些行为习惯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动作示范和视频解析,详细讲解途中跑的技术要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途中跑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培养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法:通过分组练习和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掌握途中跑的技术。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或视频展示途中跑的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直观教学。
2.实物示范:使用跑道和标志物,帮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3.互动软件:利用手机APP或教学软件进行模拟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教师通过展示奥运会上优秀运动员途中跑的精彩瞬间,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大家认为途中跑的关键技术是什么?为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途中跑的关键技术包括步频、步幅、节奏等。
4.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掌握途中跑的基本技术,提高运动成绩。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讲解途中跑的技术要领,包括起跑后的加速、平稳跑和冲刺阶段。
2.结合动作图解,讲解步频、步幅、节奏等关键技术。
3.通过视频展示优秀运动员的途中跑技术,让学生直观感受。
4.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自身特点调整步频、步幅和节奏?
三、巩固练习(20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练习一:起跑后加速跑,每组5次,每组间隔2分钟。
3.练习二:平稳跑,每组3圈,每组间隔3分钟。
4.练习三:冲刺阶段,每组5次,每组间隔2分钟。
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以激发学习热情。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同学们,在练习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
2.学生回答,教师解答并给予指导。
3.提问:“如何提高途中跑的成绩?”
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提高步频、步幅和节奏,加强训练。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途中跑技术,给予评价和指导。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优点和不足。
3.教师提问:“同学们,如何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持之以恒的训练,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将途中跑技术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学生分享心得,教师总结: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途中跑技术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自己在练习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3.教师鼓励学生坚持锻炼,不断提高运动技能。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途中跑的基本技术,包括起跑后的加速、平稳跑和冲刺阶段的技术动作。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表现出正确的步频、步幅和节奏,这些技术要领的掌握将有助于他们在长跑、中长跑等耐力性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能力提升:学生在课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