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7至18世纪欧洲美术(1)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17世纪意大利美术的造型和特点
(2)了解17世纪佛兰德斯美术的造型和特点
教学目标
(3)了解17世纪荷兰美术的造型和特点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7至18世纪欧洲各国美术特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对17至18世纪欧洲美术作品进行赏析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创设情景,并提出问题
《欧洲艺术的大繁荣》
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欧洲美术流派纷呈,呈现出民族画派繁荣的
景象。例如,巴洛克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古典主义美术等,就是17世纪开始出现的。
18世纪,最先在法国兴起了洛可可风格,作为一种风格,与气势宏大、充满动感、强调戏剧性效果和煽情
互动导入
力量的巴洛克风格相比,洛可可风格追求可爱、轻快、纤巧的效果,把愉悦感官当成目的,体现了宫廷和贵族
享乐主义的趣味。之后,洛可可风格成为欧洲美术的主要风格。
思考:
什么是巴洛克风格?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17至18世纪欧洲美术的相关知识
第十二章17至18世纪欧洲美术
第一节17世纪意大利美术
时代背景:16世纪下半期,意大利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危机日益加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文艺复兴出现
传授新知
了衰退现象。与此同时,三个新的艺术流派,即意大利学院派艺术、以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和巴洛
克艺术,相继登上意大利的艺术舞台。
一、卡拉奇和波伦亚学派
形成:意大利是欧洲美术学院的最早诞生地,1585年左右,卡拉奇兄弟在波伦亚创建了欧洲最初的美术学
院——波伦亚学院。卡拉奇兄弟提倡写生、观察和描绘真实的生活,在艺术创作上主张回到古典主义理性、均
衡和稳重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也被称为波伦亚学派。
代表人物:阿尼巴·卡拉奇。
特点:卡拉奇融合了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的长处,创造出颇具个人特色的风格。
代表作赏析:1595年至1604年之间,他主持完成了罗马法尔内塞宫的壁画。该宫内的壁画是继米开朗
琪罗西斯廷天顶画、拉斐尔署名室壁画之后,罗马最著名的古典风格壁画。
卡拉奇还是“理想化风景”的奠基人。17世纪的画家认为自然界是不完善的,需要艺术家的修饰。为此,
卡拉奇创造了一种理想化的风景画模式。卡拉奇的风景画《逃往埃及》是这类作品的早期代表,该画描绘了耶
稣诞生后,为了躲避希律王(罗马帝国代理王)的杀戮,全家人在拂晓之前,从巴勒斯坦逃往埃及的情景。
代表作:宗教画《基督对彼得的显现》、风俗画《肉铺》和《吃豆子的人》。这些作品均以生动、自由的
表现形式而著称。
风格和影响:卡拉奇的作品比以往的绘画作品更自然,其清晰、单纯、明确的造型对后来的古典风格绘画
产生了深远影响。
《逃往埃及》《吃豆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