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明清时期美术(1)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明清时期的绘画流派、名家及代表作
(2)了解明清时期的壁画、版画、年画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明清时期各流派的绘画的风格、特点
(2)提高学生对明清绘画风格、特点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明清时期的美术特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结合宋元时期绘画鉴赏方法对明清美术作品进行赏析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创设情景,并提出问题
《古典艺术最后的辉煌》
明清是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些类别走向衰落而另一些类别取得空前发展的时期。具
体来说,在绘画方面,明朝画风多变,画派众多,成就显著。到了清朝,绘画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卷轴画
延续了元、明以来的风格,文人画风靡一时,山水画蓬勃兴起,水墨写意画盛行,且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思
互动导入
想意趣、笔墨技巧又形成了众多的风格和流派。同时,明清时期的民间绘画也异常活跃,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
最为突出,呈现出空前繁盛的局面。
思考:
相比于宋元时期的绘画,明清绘画有哪些突破?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明清时期美术的相关知识
第七章明清时期美术
第一节绘画
一、明朝初期的宫廷画派和浙派
传授新知(一)宫廷画派
定义:明朝宫廷绘画是指围绕封建帝王生活而进行的绘画创作,以宫廷画家的创作为主体,亦包括帝王、
后妃的画作,以及朝臣和地方官员向宫廷进献的画作。
风格:这一画派主要继承了宋朝画院的画法,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被史评家称为“院体”或“院派”。
内容:具体而言,明朝初期院体人物画题材以帝后的肖像和行乐生活、帝王的文治武功、君王的礼贤下士
为主。
代表作:《明宣宗行乐图》、《关羽擒将图》、谢环的《杏园雅集图》、刘俊的《雪夜访普图》等。
明初期的宫廷院体山水画主要师法南宋的马远和夏圭,也兼学郭熙,较为著名的画家有李在、王谔、朱端
等人。
明初期的宫廷花鸟画沿袭了宋朝院体绘画细致、注重形似和法度的传统,以边景昭为重要代表画家。边景
昭,永乐、宣德时期的画家,永乐年间任武英殿待诏。边景昭擅画花鸟,主要继承了宋朝院体传统,他学习黄
筌的画法又稍有变化,其画呈现出优美雍容的气质。其代表作《三友百禽图》以松、竹、梅为背景,其间穿插
了近百只禽鸟于枝头、坡上、空中等处,隐喻百官朝拜天子,进而表达吉祥和顺之寓意。
(二)浙派画家
浙江画派是明朝前期、中期的重要绘画流派,明朝中后期逐渐衰落,被吴门画派所取代。浙江画派由于其
开创者戴进是浙江钱塘人而得名。
1、戴进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钱塘人,后世称其为“浙派”之祖。戴进的山水画师承广泛,面貌多样。其作品
不仅采用南宋院体马远、夏圭的构图法和大斧劈皴的表现技法,还融会了北宋李唐、郭熙的风格。在重视效仿、
学习前人传统的同时,他又不被成法(现成的方法)所拘,一改南宋浑厚沉郁的风貌,形成洒脱、豪放的独特
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