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外美术简史》教案 第7课 宋元时期美术(2).pdf
文件大小:8.94 M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8.1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宋元时期美术(2)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宋元时期的书法

教学目标(2)了解宋元时期的工艺

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对书法风格、特点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宋元时期的美术特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结合宋元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对宋元时期美术作品进行赏析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创设情景,并提出问题

《最熟悉的陌生人——苏轼》

苏轼在文学领域留下来大量优秀的词作,以至于我们经常会忽略掉他还是宋四家的首位。一篇《黄州寒食

帖》直接拿下了“天下第三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颜真卿的字叫“颜体”,柳公权的字叫“柳体”,用学生黄庭坚的话来说,老师苏轼的字就是“石压蛤蟆

体”。那为什么这么“丑”的字还会成为“天下第三行书”呢?

互动导入

这幅字帖是苏轼在人生最落寂的时候写下的,那一年他45岁。他因为文字狱乌台诗案被贬到湖北黄州。从

文学角度看,《黄州寒食帖》在苏轼一生近3000首诗词中并不突出。但在一笔一画之间,它却用129字写尽

了苏轼被贬黄州的世事,也道尽了心事,在点画之间把一个有血有肉的苏轼袒露在我们面前。

思考:

苏轼在书画界的艺术成就有哪些?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宋元时期美术的相关知识

第六章宋元时期美术

第三节书法

传授新知一、宋朝时期的书法

(一)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北宋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史称“宋四家”。

1、苏轼

苏轼,名列“宋四家”之首,也是宋“尚意”书风的倡导者。

特点: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苏轼也多次进行革新。他的书法兼得“二王”的姿媚(妩媚),颜真卿的沉雄

浑厚,以及杨凝式的险劲多变,最终形成用笔丰肥遒劲、字势内紧外疏、结体短肥飘逸的“苏体”。

作品:《眉阳奉候帖》《黄州寒食帖》《江上帖》《治平帖》《中山松醪赋》等。

其中,《黄州寒食帖》是苏轼中年时期的作品,其上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

句语境的变化而跌宕起伏,整体一气呵成,气质不凡;《中山松醪赋》为苏轼晚年代表作,其字姿态百出且结

构紧密,反映了他晚年的书法面貌。

《黄州寒食帖》(局部)《中山松醪赋》(局部)

【源远流长】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具体而言,这三幅书法不只有书法价

值,也兼具历史价值和思想价值。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幅作品,说一说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2、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

擅长:行书、草书、楷书。

作品:《松风阁诗帖》《黄州寒食诗卷跋》是黄庭坚的行书代表作,整体笔势舒展放纵,豪放潇洒;他的

草书作品以《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白忆旧游诗帖》《诸上座帖》《刘禹锡竹枝词帖》等为代表,字形变化多

端,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