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docx
文件大小:26.34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4.92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第1-页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辅导员招聘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强调,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以下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

A.1:220

B.1:200

C.1:150

D.1:180

【答案】:B

2.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保留入学资格()

A.半年

B.两年

C.三年

D.一年

【答案】:D

3.根据《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我国高等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名额应如何决定?()。

A.由国家招生计划指标决定

B.由教育部审批决定

C.由高等学校自行决定

D.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决定

【答案】:C

4.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主要涉及()。

A.谁来办学、为谁办学和怎么办学

B.高等教育的程度结构

C.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D.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

【答案】:A

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作用。

A.关键

B.主导

C.桥梁

D.决定

【答案】:B

6.一般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学校推动模式和个人主导模式,下列属于个人主导模式的是()。

A.社会许可模式

B.教学熟练模式

C.派出培训模式

D.校本培训模式

【答案】:B

7.强调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属于动机的()理论

A.成就动机

B.归因

C.强化

D.需要层次

【答案】:C

8.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能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考虑全部学生在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体现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

A.预防、调治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B.全体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答案】:B

9.大学要把知识传播给民众并使其能运用知识解决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问题看作是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体现了大学的()

A.培养人才职能

B.科学研究职能

C.终身学习职能

D.社会服务职能

【答案】:D

10.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往往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下列措施中,属于货币政策的是()。

A.商业银行提高房贷利率

B.财政部发行长期国债

C.财政部给企业提供补贴

D.央行降低基准利率

【答案】:D

11.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基础,这个理论假设人是()。

A.追求经济和社会利益最大化

B.利他的

C.损人利己的

D.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

【答案】:D

1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新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全面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客观性

【答案】:C

13.中国古代的制瓷业达到了一个十分发达的程度,瓷器贸易令中国蜚声海外,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著名瓷窑的是:

A.官窑

B.汝窑

C.景窑

D.哥窑

【答案】:C

14.中秋赏月是中国传统习俗,文人墨客更是留下了许多关于中秋月的美好诗词。下列诗词中,与中秋无关的是()。

A.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B.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答案】:B

15.关于制发公文的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审核、拟稿、签发、复核、用印、缮印、登记、分发

B.审核、拟稿、复核、签发、缮印、用印、分发、登记

C.拟稿、审核、复核、签发、缮印、用印、登记、分发

D.拟稿、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

【答案】:D

16.2013年1月内,某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和互补品价格上升,分别引起该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40单位和6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1月该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100单位

B.增加2单位

C.减少100单位

D.减少20单位

【答案】:D

17.下列关于GDP说法错误的是()。

A.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或销售掉的最终产品价值,不包括服务

B.GDP是一个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中间产品价格不计入GDP

C.GDP即国内生产总值

D.GDP是一个地域概念

【答案】:A

18.从协调的方式看,公共组织协调可以分为()。

A.促进式协调与纠偏式协调

B.合作式协调与应变式协调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