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QC提高大坝砂石加工系统人工砂细度模数合格率-QC成果.doc
文件大小:7.21 M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5.07千字
文档摘要

提高大坝砂石加工系统人工砂细度模数合格率

目录

TOC\o1-1\h\z\u一、课题背景 1

二、小组简介 2

三、选定课题 2

四、现状调查 4

五、设定目标 5

六、原因分析 6

七、要因确认 7

八、制定对策 13

九、对策实施 14

十、效果检验 16

十一、制定巩固措施 17

十二、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18

一、课题背景

大坝砂石加工系统位于水电站大坝坝址右岸下游约5.5km的阿巧沟下游平台,系统所加工毛料由施期料场提供,所生产的石灰岩骨料主要用于水电站大坝、二道坝工程等重要工程部位。水电站枢纽工程为Ⅰ等大(1)型工程,该工程对凝土质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大坝砂石加工系统作为水电站的重要“粮仓”,其生产的混凝土骨料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砂是混凝土骨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混凝土质量。大坝砂石加工系统所生产砂均为人工砂,细度模数是衡量人工砂粗细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抗渗性及经济指标。人工砂越粗,对应的细度模数越高。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144-2015)要求,成品常态砂的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4~2.8之间。

图1-1大坝砂石加工系统全貌

二、小组简介

三、选定课题

不合格成品砂在进行混凝土拌制时,需要根据砂的细度模数对各种材料的配比进行反复调整,增加了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难度,降低了混凝土生产的效率。《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DT/L5113.1-2005)中规定人工砂细度模数合格率不小于70%为合格,不小于90%为优良。2022年9月至10月现场共进行了51次成品砂细度模数检测实验,仅30次检测为合格,细度模数合格率30/51=58.8%。为此,小组课题选定为提高大坝砂石加工系统人工砂细度模数合格率,计划通过QC小组活动将大坝砂石加工系统人工砂细度模数合格率提高至优良。

图3-1选题理由

制图人:审核人:制表日期:2022年9月30日

表3-1QC小组活动计划表

制图人:审核人:制表日期:2022年9月30日

四、现状调查

小组成员对大坝砂石加工系统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砂为成品砂,是由筛分车间产砂、棒磨车间产砂以及石粉掺和而成,且比例按设计要求固定。其中筛分车间产砂量大、细度模数较高,棒磨车间产砂细度模数较低,主要用于对砂进行整形,调节成品砂细度模数。

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144-2015)要求,成品常态砂的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4~2.8之间,大坝砂石加工系统前期生产的人工砂细度模数偏高且不稳定。2022年9月至10月现场共进行了143次成品砂检测,其中仅84次检测结果为合格,成品砂细度模数合格率84/143=58.7%。

图4-1成品砂细度模数检测记录

图4-2成品砂细度模数检测结果统计

制图人:审核人:制表日期:2022年9月30日

通过对不合格的59次成品砂进行分析,统计了造成59次成品砂检测不合格的影响因素。

表4-1细度模数不合格影响因素统计表

序号

调查项目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筛下物料超径

30

50.8%

50.8%

2

棒磨机整形效果差

21

35.6%

86.4%

3

石粉掺配过少

4

6.8%

93.2%

4

棒磨机开机数量不足

2

3.4%

96.6%

5

未按规定取样

2

3.4%

100%

合计

59

100%

制表人:审核人:制表日期:2022年9月30日

图4-3影响成品砂细度模数不合格的因素排列图

制图人:审核人:制表日期:2022年9月30日

从排列图可以看出筛下物料超径粗与棒磨机整形效果差累计频率超过80%,因此人工砂细度模数合格率低的症结问题为筛下物料超径和棒磨机整形效果差。

五、设定目标

为确保工程混凝土质量,保证大坝砂石加工系统人工砂细度模数达到优良标准,综合考虑施工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最终确定活动目标为:将人工砂细度模数合格率提高到90%。

图5-1活动目标设定

制图人:审核人:制表日期:2022年10月5日

六、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按照“5M1E”(人、机器、材料、方法、测量、环境)的原则,进行了现场调查和深入分析。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围绕筛下物料超径和棒磨机整形效果差粗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讨论,做出原因分析关联图,如图6-2。

图6-2原因分析关联图

制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