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室质量考核标准
?一、考核目的
为确保分娩室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安全,规范分娩室各项工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特制定本质量考核标准。
二、考核范围
分娩室全体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环节
三、考核内容与标准
(一)人员资质与培训
1.人员资质
-分娩室医护人员具备执业资格证书,且注册地点在本医疗机构。
-助产士需持有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麻醉医生具备麻醉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考核标准:查看人员资质证书原件,核对注册信息,确保人证相符。发现一人不符合要求扣[X]分。
2.培训与继续教育
-医护人员每年参加医院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到规定要求。
-分娩室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包括分娩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理等,每月至少1次。
-培训记录完整,包括培训时间、内容、参加人员签名等。
-考核标准:
-查看学分证书,未达规定学分每人次扣[X]分。
-检查培训记录,缺一次培训记录扣[X]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关性差酌情扣[X]-[X]分;培训记录不完整(如缺少参加人员签名等)每次扣[X]分。
(二)环境与设施管理
1.环境清洁与消毒
-分娩室保持清洁卫生,每日定时进行湿式清扫,地面、物表无污垢、血迹。
-空气消毒符合卫生标准,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每日消毒,定期进行空气培养,监测结果达标。
-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等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消毒处理,有消毒记录。
-考核标准:
-环境清洁不到位,发现一处污垢或血迹扣[X]分。
-空气培养结果不达标扣[X]分,并责令立即整改。
-消毒记录不全或不符合要求每次扣[X]分。
2.设施设备管理
-分娩室各类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有设备运行记录。
-急救设备如心肺复苏机、除颤仪、新生儿复苏气囊等处于备用状态,定期检查和校准,确保性能可靠。
-温湿度调节设备正常运行,保持分娩室内温度22-24℃,湿度50%-60%。
-考核标准:
-设施设备缺失或损坏影响正常工作扣[X]分,并限期整改。
-急救设备未处于备用状态或未定期检查校准扣[X]分。
-温湿度不符合要求每次扣[X]分,设备运行记录不全每次扣[X]分。
(三)分娩过程管理
1.分娩前评估
-产妇入院后,助产士及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孕周、胎位、胎儿情况、骨盆测量等,记录准确完整。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分娩计划,并与产妇及家属充分沟通。
-考核标准:评估记录不完整或不准确扣[X]分;未制定分娩计划或沟通不到位酌情扣[X]-[X]分。
2.产程观察与处理
-严密观察产妇产程进展,包括宫缩、胎心、宫口扩张、先露下降等情况,及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产程监测设备,如电子胎心监护仪等,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助产士熟练掌握各种助产技术,操作规范,动作轻柔,避免对母婴造成损伤。
-考核标准:
-产程观察记录不及时、不准确扣[X]分;异常情况未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导致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扣[X]-[X]分。
-产程监测设备使用不当或数据记录错误每次扣[X]分。
-助产技术操作不规范造成母婴损伤的,根据损伤程度扣[X]-[X]分。
3.分娩镇痛管理
-为有需求的产妇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服务,严格掌握镇痛适应证和禁忌证。
-麻醉医生规范实施分娩镇痛操作,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镇痛效果,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分娩镇痛记录完整,包括镇痛方法、用药剂量、时间、效果评估等。
-考核标准:
-未按规定提供分娩镇痛服务扣[X]分。
-镇痛操作不规范或观察处理不到位导致产妇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扣[X]-[X]分。
-分娩镇痛记录不全每次扣[X]分。
4.接生操作
-接生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接生环境符合要求。
-正确处理分娩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如胎儿窘迫、会阴裂伤等,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