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原理第一节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第二节互斥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第三节非互斥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
第一节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一、评价的基本原则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项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项目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名经济评价。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条件下,从项目财务角度分析、计算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以判别项目的合理性。
财务评价就是对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进行分析计算。具体包括如下:产品销售(营业)收入项目总投资经营成本费用税金财务评价的盈利能力分析要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主要评价指标;清偿能力分析要计算资产负债率、借款偿还期、流动比率等指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可分为互斥方案和非互斥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
第二节互斥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互斥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是指某一工程技术项目有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二不可能同时接受其他的方案。对这些方案的评价是指根据各方案在功能上相同,均能满足同一使用要求,即项目的各方案在具有功能可比性的前提下,分别算出它们各自的经济效益,选其经济效益最佳者为最优方案。评价方法有指标直接对比法和指标增额分析法两种。
一、方案评价的比较方法方案评价所使用的比较方法可以由评价者自己来选定,然后分别算出各方案有关的指标数值,并加以比较,就可判定出个方案的优先次序。下面介绍现值法、年金法、净收益/费用比率法、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五种比较方法。
现值法1、现值法的概念现值法就是将一个工程技术项目的各个相互排斥的独立方案,在各自的建设和生产期内所发生的各项资金收入和支出全部折算为现值指标,再根据此现值的总和(收支的代数和)去进行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
2、两类项目现值法的应用特点各种工程项目根据其费用和收益的特性可分为费用性项目和收益性项目两类。(1)费用型项目。现值总费用最低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2)收益费用型项目。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项目,通常有较大的收益和费用发生,但收益和费用发生的时间和数量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净现值就是收益现值和费用现值的代数和,净现值最大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
3、资金成本与贴现率(1)资金成本。筹措资金所付出的费用,或资金转移所带来的损失,就是资金成本。如银行贷款筹资,则付给银行的贷款利息就是资金成本。(2)贴现率。是指将受益和费用转换为现值所采用的利率。资金成本是确定贴现率的基础,当项目是以非盈利为目的的,则可按资金成本计算出贴现率;当项目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则贴现率必须大于按资金成本所算出的利率。
4、现值法评价的解题方法和步骤按判别标准,判别最优方案的可行性,即费用型项目在确定出最优方案以后,将视其资金有无保证而确定其实施的可能性;对收益费用型项目的最优方案,除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外,还要求其净现值P’>0。贴现率愈高,比较结果对初投资大的项目愈不利,就愈容易被初投资小和收益偏低的项目所淘汰。贴现率的增加对每个项目本身来说,将是费用型项目的现值费用单调递减。
年金法1、年金法的概念年金法是以等额年金为基准去对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的一种方法。它要把每个方案的收益和费用都转化为等额年金,然后把这些等额年金相加减综合成一个数值,据此就可以进行评价比较。
2、年金法的评价采用年金法对项目进行评价,其结论与现值法相同,只不过计算的年限不同。在对不同使用寿命期的方案比较时,由于年金法不必化成相同的计算使用期后再计算评价指标值,所以在这点上优于现值法。
净收益/费用比率法(B/C法)1、B/C法的提出和应用前述的现值法是基于项目一定使用寿命期内的现金收支折算为现值指标来进行比较的,而年金法仅把它分散到每年而已,所以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里忽略了不同方案投资大小的不同,仅比较其总的限制多少来决定项目的取舍,则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从单位费用出发去比较收益的大小,就提出来净收益/费用比率法,或者称B/C法,即投资利润率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投资利润率=净收益/投资费用=(收益—损失)/投资费用B/C法是以净收益相对于费用的比率为基准来进行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比值最大的方案,就认为是诸方案中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对于盈利为目的的项目,B/C>1才有采用的价值。C是指费用。
收益和损失的代数和就是其净收益,而铁路的修筑费(初期一次性投资)和日常维护管理费就是它的费用。B/C法计算公式计算时必须注意两个问题:(1)“损失”只能冲减收益,不能作为费用看待加入到费用中去。(2)公式中的分子和分母必须都是具有相同定义的现值或者年金。
2、对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