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课题开题报告:中国抗日读书会编年史长编(1931-1945).docx
文件大小:11.5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2.06千字
文档摘要

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

求知探理明教育,创新铸魂兴未来。

《中国抗日读书会编年史长编(1931-1945)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中国抗日读书会编年史长编(1931-1945)

课题来源:自选

课题类型:历史研究

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课题申报时间:2023年3月1日

预计完成时间:2024年12月31日

二、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抗日读书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在宣传抗日、动员民众、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关于抗日读书会的研究,目前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编年史长编。本课题旨在通过对1931-1945年期间中国抗日读书会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抗日战争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资料。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对抗日战争时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抗日读书会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国内学者主要关注抗日读书会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缺乏对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作用和影响的系统研究。国外学者对抗日战争时期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抗日读书会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四、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1931-1945年期间中国抗日读书会的相关资料,编写一部系统的编年史长编,揭示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抗日战争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资料。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抗日读书会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发展过程、作用和影响等。

五、课题研究方法与路径

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查阅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的相关资料,收集抗日读书会的原始文献、档案、报刊、回忆录等。然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最后,运用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抗日读书会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作用和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编写一部系统的编年史长编。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形式

本课题的预期成果是一部系统的《中国抗日读书会编年史长编(1931-1945)》,内容包括抗日读书会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发展过程、作用和影响等。此外,本课题还将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推动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七、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与人员分工

本课题的研究进度安排如下:2023年3月-2023年6月,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2023年7月-2023年12月,撰写编年史长编;2024年1月-2024年6月,修改和完善编年史长编;2024年7月-2024年12月,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课题负责人张三负责整体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协调,李四负责资料收集和整理,王五负责编年史长编的撰写,赵六负责修改和完善编年史长编。

八、课题研究的经费预算与设备需求

本课题的研究经费预算为10万元,主要用于资料收集、差旅费、会议费、出版费等。设备需求方面,需要一台高性能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用于资料整理、撰写和打印编年史长编。

九、参考文献(略)

本课题《中国抗日读书会编年史长编(1931-1945)》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将为抗日战争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资料。我们相信,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课题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果。

课题评审意见:

本课题针对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展现出了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研究目标明确且具体,研究方法科学严谨,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规范,确保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还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研究态度,对问题的剖析深入透彻,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此外,本课题在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总之,这是一项具有较高水平和质量的教科研课题,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评审标准:

1、研究价值与创新性

评审关注课题是否针对教育领域的重要或前沿问题进行研究,是否具有理论或实践上的创新点,能否为相关领域带来新的见解或解决方案。

2、研究设计与科学性

课题的研究设计是否合理,研究方法是否科学严谨,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是否规范,以及结论是否基于充分的数据支持,是评审的重要标准。

3、实践应用与可行性

课题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实践应用价值,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解决方案是否具备可行性,是评审关注的重点之一。

4、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课题是否进行了充分的文献综述,是否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否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也是评审的重要考量。

5、研究规范与完整性

课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