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人员住房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38.33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2.11千字
文档摘要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人员住房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规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人员的住房管理,保障研究人员的居住需求,提高住房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在本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站从事研究工作的所有人员。

3.基本原则

-按需分配原则:根据研究人员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住房。

-公平公正原则:住房分配过程公开透明,确保公平公正。

-动态管理原则:对住房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跟踪,适时调整。

二、住房房源

1.房源类型

-博士后公寓:提供给博士后研究人员居住的成套住房,具备基本生活设施。

-临时周转房:用于解决研究人员短期住房困难的临时性住房。

2.房源管理

-后勤管理部门负责住房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定期对房源进行清查和维护,确保住房的正常使用。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房源结构,以满足不同阶段研究人员的住房需求。

三、住房申请

1.申请条件

-已正式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因工作需要在工作站所在地区无自有住房且未享受其他住房补贴或福利。

2.申请流程

-研究人员填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住房申请表》,详细说明个人基本情况、进站时间、住房需求等信息。

-将申请表提交至所在合作导师审核并签署意见。

-申请表经合作导师审核通过后,交至工作站管理部门。

-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纳入住房分配流程。

四、住房分配

1.分配依据

-研究人员的进站时间、在站期限、科研任务等因素。

-住房房源情况,优先保障急需住房的研究人员。

2.分配方式

-对于博士后公寓,根据房源数量和申请人员情况,采取打分排序的方式确定分配名单。

-对于临时周转房,根据申请先后顺序和实际需求进行安排。

3.分配结果公示

住房分配结果在工作站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X]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办理入住手续。

五、住房使用

1.入住手续

研究人员接到住房分配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到后勤管理部门办理入住手续,签订住房使用协议。

2.使用规定

-研究人员应按照住房使用协议的约定使用住房,不得擅自改变住房结构和用途。

-保持住房内整洁卫生,爱护房屋及附属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报修。

-遵守小区或公寓的物业管理规定,不得在住房内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3.费用承担

-博士后公寓的水电费、物业费等由研究人员按照实际发生额自行承担。

-临时周转房的相关费用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承担方式。

六、住房调整

1.调整情形

-研究人员因工作变动需要更换住房的。

-住房房源调整需要对研究人员住房进行重新安排的。

-研究人员违反住房使用规定,经劝诫仍不改正的。

2.调整流程

-研究人员提出住房调整申请,说明调整原因和意向住房。

-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安排住房调整。

-研究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原住房退房手续和新住房入住手续。

七、住房退出

1.退出情形

-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的。

-提前终止在站研究工作的。

-违反住房使用规定,被要求退房的。

2.退出流程

-研究人员在接到出站或退房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腾空住房,并将住房钥匙及相关物品交回后勤管理部门。

-后勤管理部门对住房进行验收,如发现房屋及附属设施有损坏,研究人员应照价赔偿。

-研究人员办理退房手续,结清相关费用。

八、监督与考核

1.监督机制

-后勤管理部门定期对研究人员住房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设立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研究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住房管理问题的投诉举报。

2.考核措施

-将研究人员住房使用情况纳入个人考核内容,对于违反住房使用规定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对在住房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研究人员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九、附则

1.本制度由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修订。

通过实施本住房管理制度,确保博士后科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