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缺勤登记制度
?一、总则
(一)目的
为加强学校对学生因病缺勤情况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校全体学生。
(三)基本原则
1.及时报告原则:学生因病缺勤后,家长或监护人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学生的病情及缺勤情况。
2.准确记录原则:学校相关部门应准确记录学生的因病缺勤信息,包括学生姓名、班级、缺勤日期、缺勤原因、病情诊断等。
3.跟踪管理原则: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学校应进行跟踪管理,了解学生的病情发展及康复情况。
4.健康教育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二、职责分工
(一)学校卫生室
1.负责制定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接收和审核学生因病缺勤报告,及时进行登记。
3.对因病缺勤学生的病情进行初步诊断和分析,如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及时报告学校主管领导,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定期对因病缺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向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5.配合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各班级班主任
1.负责督促本班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及时报告学生的因病缺勤情况。
2.对本班因病缺勤学生的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学生姓名、学号、班级、缺勤日期、缺勤原因、家长姓名及联系方式等。
3.及时了解因病缺勤学生的病情及康复情况,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4.将本班因病缺勤情况每日上报给学校卫生室。
(三)学校其他部门
1.协助卫生室和班主任做好因病缺勤学生的相关工作。
2.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因病缺勤登记及传染病防控工作。
三、因病缺勤报告程序
(一)家长报告
学生因病缺勤后,家长或监护人应在当天上午10:00前,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报告学生的病情及缺勤情况。报告内容应包括学生姓名、班级、缺勤日期、缺勤原因、病情诊断等信息。
(二)班主任登记
班主任接到家长报告后,应及时在班级因病缺勤登记簿上进行详细登记,并注明家长的联系方式。同时,将因病缺勤情况汇总后,于每日下午4:00前上报给学校卫生室。
(三)卫生室审核与处理
1.学校卫生室接到班主任上报的因病缺勤情况后,应及时进行审核。对一般性疾病,卫生室可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和建议。
2.如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卫生室应立即报告学校主管领导,并按照《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规定,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对患病学生进行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学生到指定医院就诊。
四、因病缺勤信息登记内容
(一)基本信息
1.学生姓名、学号、班级。
2.家长姓名及联系方式。
(二)缺勤信息
1.缺勤日期(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2.缺勤原因(详细注明病情诊断,如感冒、发烧、咳嗽、腹泻、水痘、麻疹等)。
(三)病情跟踪信息
1.学生病情变化情况(每日更新)。
2.学生康复返校日期。
(四)备注信息
1.如学生需请假外出就医,应注明就医医院名称及诊断结果。
2.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五、因病缺勤信息登记方式
(一)纸质登记
各班级设立专门的因病缺勤登记簿,由班主任负责每日登记本班学生的因病缺勤情况。登记簿应使用统一格式,确保信息记录完整、准确。
(二)电子登记
学校卫生室应建立电子因病缺勤登记台账,对班主任上报的因病缺勤信息进行及时录入和整理。电子台账应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六、因病缺勤情况统计与分析
(一)每日统计
学校卫生室应每日对全校学生因病缺勤情况进行统计,统计内容包括缺勤班级、缺勤人数、缺勤原因等。
(二)每周分析
每周五,学校卫生室应对本周学生因病缺勤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缺勤原因的分布情况、各班级缺勤人数的变化趋势等。如发现某种疾病缺勤人数异常增加,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三)每月总结
每月末,学校卫生室应对本月学生因病缺勤情况进行总结,撰写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括本月因病缺勤总体情况、主要疾病种类及分布情况、采取的防控措施及效果等内容,并提出下月防控工作建议。总结报告应上报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七、因病缺勤学生的跟踪管理
(一)病情跟踪
1.对因病缺勤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