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加油站的安全管理,确保加油站运营安全,保护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加油站内所有人员、设施、设备及作业活动的安全管理。
3.引用标准及文件
《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GB5015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二、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1.站长安全职责
-全面负责加油站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加油站安全第一责任人。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组织制定并实施加油站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加油站安全运营。
-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负责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安全沟通协调,及时报告和处理安全事故。
2.安全员安全职责
-协助站长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跟踪复查整改情况,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指导员工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
-负责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加油员安全职责
-严格遵守加油站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进行加油作业。
-负责加油现场的安全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保持加油现场整洁,确保消防器材等安全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向顾客宣传安全知识,提醒顾客注意加油安全。
-积极参加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掌握应急处置技能。
4.其他岗位人员安全职责
各岗位人员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负责本岗位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本岗位工作安全无事故。
(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培训计划
每年年初制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对象等。培训计划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实际情况及员工需求进行制定。
2.培训内容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油品知识及危险特性。
-消防知识与技能,包括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应急救援知识,如火灾、泄漏等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
-安全设备设施的操作与维护。
3.培训方式
-内部培训:由站长、安全员或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培训。
-外部培训:组织员工参加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举办的安全培训课程。
-现场培训:结合实际操作,由经验丰富的员工对新员工进行现场示范培训。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吸取教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培训记录
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详细记录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对象、考核情况等信息。培训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5.培训考核
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实际操作、现场问答等。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应进行补考或重新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三)安全检查制度
1.检查类型
-日常检查:由加油员、安全员等每天进行,主要检查加油现场、设备设施、安全设施等的运行情况。
-定期检查:每周、每月、每季度分别由安全员、站长组织进行全面检查,对加油站的安全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详细检查。
-专项检查:针对特定的安全问题或季节性特点进行专项检查,如夏季防雷防静电检查、冬季防火检查等。
-节假日检查: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加油站安全稳定运营。
2.检查内容
-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包括加油机、储油罐、管道、阀门等。
-安全设施的完好性,如消防器材、防雷防静电装置、通风设备等。
-作业现场的安全情况,如加油作业是否规范、有无违规动火等。
-员工的安全操作行为。
3.检查记录
每次检查应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部位、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