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办公室文档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40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3.72千字
文档摘要

办公室文档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办公室文档管理,确保文档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办公室及各部门产生的各类文档管理工作。

3.职责分工

-办公室负责制定、完善和监督执行本制度,负责公司重要文档的统一保管和提供查阅服务。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文档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并定期向办公室移交相关文档。

-公司全体员工应遵守本制度,积极配合文档管理工作,妥善保管和使用各类文档。

二、文档分类与编号

1.文档分类

-行政文件:包括公司发布的各类规章制度、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等。

-人事档案:员工个人基本信息、劳动合同、培训记录、考核评价、薪资福利等相关资料。

-财务文件:财务报表、预算计划、审计报告、报销凭证等。

-业务文档: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合同、订单、项目文档、市场调研报告、技术资料等。

-会议记录:公司各类会议的纪要、决议等。

-其他文档:不属于以上分类的其他文件、资料,如宣传资料、活动策划方案等。

2.编号规则

-文档编号采用部门代码+年份+顺序号的格式。

-部门代码:根据公司组织架构确定各部门的代码,如办公室为BG,财务部为CW等。

-年份:文档形成的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如2023。

-顺序号:按文档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编号,从001开始。

三、文档收集与整理

1.收集要求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文档的收集工作,确保本部门产生的各类文档及时、完整地收集上来。

-对于外来文件,如政府部门文件、合作单位函件等,由相关部门及时签收,并交办公室统一登记。

-员工在工作中形成的文档,应在完成工作后的规定时间内提交给本部门文档管理人员。

2.整理原则

-遵循文档的形成规律和内在联系,保持文档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按照文档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同类文档应集中存放。

-文档应保持整洁、清晰,不得随意涂改、损坏。

3.整理方法

-行政文件:按文件性质、发文时间顺序排列,编号后装订成册。

-人事档案:按照员工个人资料、劳动合同、培训记录、考核评价等类别依次整理,建立员工个人档案袋。

-财务文件:按财务报表、预算计划、审计报告、报销凭证等类别分别整理,按时间顺序排列。

-业务文档:根据业务类型和项目阶段进行分类整理,如合同按合同签订时间、项目文档按项目进展阶段分类。

-会议记录:按会议时间顺序整理,每次会议记录单独成册。

-其他文档:根据文档内容和性质进行合理分类整理。

四、文档归档

1.归档时间

-各部门应在每年年底前将本年度形成的文档整理归档完毕,并向办公室移交。

-对于临时性项目文档,应在项目结束后一个月内归档。

2.归档流程

-各部门文档管理人员将整理好的文档编制归档清单,一式两份,一份随文档交办公室,一份留存本部门备查。

-办公室收到各部门移交的文档后,进行核对、登记,并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存放。

-办公室对归档文档进行编目,建立档案检索目录,方便查询和利用。

五、文档保管

1.保管场所

-办公室应设立专门的档案库房,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备,如档案柜、防火设备、防潮设备等,确保文档的安全保管。

-档案库房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应符合档案保管要求。

2.保管期限

-各类文档的保管期限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如下:

-行政文件:长期保存。

-人事档案:员工离职后保存[X]年。

-财务文件:按财务制度规定的期限保存。

-业务文档:根据业务性质和重要程度确定保管期限,一般为[X]年至[X]年不等。

-会议记录:长期保存。

-其他文档: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保管期限。

3.保管要求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清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对破损、褪色的档案应及时进行修复或复制,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严格遵守档案查阅、借阅制度,防止档案丢失、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