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一)目的
为加强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提高公路服务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辖区内国省干线公路及重要县道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三)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树立预防为主的养护理念,加强对公路的日常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病害和安全隐患,避免病害扩大和安全事故发生。
2.科学养护,规范管理
运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规范养护作业流程,提高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路养护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3.安全第一,保障畅通
在养护作业过程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养护人员和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路的畅通,减少因养护作业对交通的影响。
4.节能环保,绿色发展
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养护技术和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公路养护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养护管理职责
(一)管理部门职责
1.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本辖区公路养护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负责编制本辖区公路养护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负责本辖区公路养护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监管,确保养护资金专款专用。
-负责本辖区公路养护市场的监管,规范养护作业单位的市场行为,维护养护市场秩序。
-负责本辖区公路养护工程的质量监督和验收工作,确保养护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负责本辖区公路养护统计报表的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及时掌握公路养护工作动态。
2.公路管理机构
-具体负责本辖区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公路养护年度计划。
-负责公路养护作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督促养护作业单位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养护任务。
-负责公路养护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公路病害、安全隐患及其他问题,并做好巡查记录。
-负责公路养护工程的组织实施和现场管理,确保养护工程顺利进行。
-负责公路养护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建立健全公路养护档案。
-负责公路养护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储备应急物资,及时响应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二)养护作业单位职责
1.按照合同要求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负责公路的日常养护作业,包括路面保洁、路基整修、桥隧养护、绿化养护等。
2.建立健全养护作业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养护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养护作业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加强对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养护作业安全。
4.配备必要的养护机械设备和工具,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机械设备和工具性能良好。
5.按照规定及时向公路管理机构报送养护作业计划、养护工作月报、季报、年报等相关资料。
6.积极配合公路管理机构开展公路养护工程和应急处置工作,服从统一调度和指挥。
三、养护作业规范
(一)路面养护
1.路面保洁
-每日定时对路面进行清扫,清除路面杂物、垃圾等,保持路面整洁。
-定期对路面进行冲洗,特别是对交通流量大、污染严重的路段要增加冲洗频次,确保路面干净。
-加强对公路沿线服务区、收费站、加油站等周边区域的路面保洁,及时清理油污、散落物等。
2.路面病害处治
-建立路面病害巡查制度,定期对路面进行巡查,及时发现路面裂缝、坑槽、沉陷、拥包等病害。
-对于一般性路面病害,应及时进行修复,修复工艺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于较大面积的路面病害,应制定专项修复方案,组织实施修复工程。
-加强对路面病害修复质量的控制,修复后的路面应平整、密实,与原路面衔接良好,无明显痕迹。
(二)路基养护
1.路基整修
-定期对路基边坡、边沟、挡土墙等进行检查,及时修复损坏的路基设施。
-对路基边坡进行修剪、培土,保持边坡稳定、整齐,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清理边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畅通,无堵塞、积水现象。
2.路基防护
-加强对路基防护工程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防护工程的损坏情况。
-对损坏的路基护坡、护面墙等进行修复或加固,确保路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