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公司采购内控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40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3.82千字
文档摘要

公司采购内控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目的

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公司采购内部控制体系,规范采购流程,加强采购管理,防范采购风险,确保公司采购活动合法、合规、高效,保障公司利益。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活动,包括物资采购、服务采购等。

3.基本原则

-合法性原则:采购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

-效益性原则:在保证采购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益。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购过程应透明,确保供应商机会均等,公平竞争。

-职责分离原则:采购、审批、执行、验收等环节应相互分离,形成制约机制。

二、采购组织与职责

1.采购决策机构

-采购决策委员会: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审议重大采购项目,制定采购战略和政策。

-职责:审批采购预算、采购计划;决策重大采购项目的供应商选择、采购价格、采购合同等。

2.采购执行部门

-采购部:负责具体采购业务的实施,包括供应商开发、采购谈判、合同签订、订单跟踪等。

-职责:根据采购计划实施采购活动;寻找、筛选、评估供应商;执行采购谈判,签订采购合同;跟踪采购订单执行情况,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到货。

3.其他相关部门

-需求部门:提出采购需求,参与采购项目的技术规格制定、供应商选择和验收等工作。

-财务部:负责采购资金的预算安排、支付审核和账务处理;对采购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

-质量部门:参与采购物资的质量检验和验收工作,确保采购物资符合质量要求。

三、采购流程

1.采购需求提出

-需求部门根据业务需要:填写《采购申请表》,详细说明采购物资或服务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求、预计采购时间等信息,并提交部门负责人审核。

-部门负责人审核:确认需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后,签字批准《采购申请表》,并提交至采购部。

2.采购计划制定

-采购部收到《采购申请表》后:结合公司库存情况、采购周期等因素,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明确采购物资或服务的名称、规格、数量、预计采购时间、采购预算等内容。

-采购计划经采购部负责人审核:报分管领导审批后执行。对于重大采购项目,采购计划还需提交采购决策委员会审议通过。

3.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供应商开发

-采购部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络搜索、行业推荐、供应商自荐等,收集潜在供应商信息。

-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根据供应商的资质、信誉、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名单。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

-采购部组织相关部门:如需求部门、质量部门等,对入围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供应商的生产经营状况、质量管理体系、环保情况、售后服务等。

-根据评估结果:综合考虑供应商的报价、产品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供应商合作协议》。

-供应商管理

-采购部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合作历史、评估结果等内容,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考核。

-对于表现优秀的供应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优惠政策;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及时进行整改或淘汰。

4.采购谈判与合同签订

-采购部与选定的供应商进行采购谈判:明确采购物资或服务的价格、交货期、质量标准、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等条款。谈判过程中,采购人员应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维护公司利益。

-谈判达成一致后:采购部起草采购合同,并提交法务部门审核。法务部门重点审核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完整性,确保合同条款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经法务部门审核通过的采购合同:由采购部负责人、分管领导签字后,加盖公司公章,并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

5.采购订单下达

-采购部根据采购合同:编制《采购订单》,明确采购物资或服务的名称、规格、数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付款方式等具体内容,并发送给供应商。

-供应商收到采购订单后:确认订单内容,并按照订单要求组织生产或提供服务。

6.采购订单跟踪与催货

-采购部安排专人:负责采购订单的跟踪,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进度和发货情况。对于可能影响交货期的问题,应提前与供应商沟通协调,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临近交货期时:采购人员应主动与供应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