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车辆和驾驶人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公司车辆管理,合理安排车辆使用,确保车辆安全、高效运行,规范驾驶人员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及驾驶人员。
3.职责分工
-行政部门
-负责公司车辆的统一调度、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建立车辆档案,记录车辆的购置、使用、维修、保养等情况。
-组织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和培训。
-车辆使用部门
-根据工作需要,提前向行政部门提交用车申请。
-负责对本部门使用车辆的安全检查和日常维护。
-监督本部门驾驶人员遵守交通法规和公司车辆管理制度。
-驾驶人员
-遵守交通法规和公司车辆管理制度,安全、文明驾驶。
-负责车辆的日常清洁、保养,及时发现并报告车辆故障。
-按照行政部门的调度安排,完成出车任务。
二、车辆管理
1.车辆购置与报废
-车辆购置
-公司因工作需要购置车辆时,由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购置手续。
-新购置车辆应及时办理保险、上牌等手续,并进行验收、登记,建立车辆档案。
-车辆报废
-车辆达到报废标准或因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时,由行政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报废车辆的相关手续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2.车辆调度
-用车申请
-各部门因工作需要使用车辆时,应提前填写《用车申请表》,注明用车时间、地点、事由、乘车人数等信息,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提交行政部门。
-紧急用车可先电话通知行政部门,但事后应及时补办申请手续。
-调度安排
-行政部门接到用车申请后,根据车辆状况、驾驶员情况和工作的轻重缓急进行合理调度,并及时通知申请人。
-对于多人同时申请用车的情况,行政部门应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统筹安排,优先保障重要工作和紧急任务的用车需求。
3.车辆使用登记
-驾驶人员每次出车前和返回后,应如实填写《车辆使用登记表》,记录出车时间、地点、里程、事由、加油情况等信息。
-《车辆使用登记表》应妥善保管,行政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和统计分析,以便掌握车辆使用情况和费用支出情况。
4.车辆维修与保养
-维修保养计划
-行政部门应根据车辆的使用年限、行驶里程、技术状况等因素,制定车辆年度维修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维修保养计划应明确维修保养项目、时间、费用预算等内容,确保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维修保养申请
-驾驶人员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现车辆故障或需要进行维修保养时,应及时向行政部门报告。
-行政部门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确定维修保养方案,并填写《车辆维修保养申请表》,经审批后安排维修保养。
-维修保养监督
-行政部门应选择资质合格、信誉良好的维修保养厂家进行车辆维修保养,并对维修保养过程进行监督。
-维修保养结束后,驾驶人员应认真检查车辆维修保养质量,确认无误后在维修保养发票上签字,并将发票交行政部门审核报销。
5.车辆保险与规费
-车辆保险
-行政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要求,为车辆办理必要的保险,包括交强险、商业险等。
-保险到期前,行政部门应提前办理续保手续,确保车辆保险始终处于有效状态。
-车辆规费
-驾驶人员应按时缴纳车辆的各项规费,如养路费、年检费、车船税等,确保车辆合法运营。
-行政部门应及时掌握车辆规费的缴纳情况,避免因欠费导致车辆出现问题。
三、驾驶人员管理
1.驾驶人员任职资格
-公司驾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驾驶证,准驾车型与所驾驶车辆相符。
-驾驶人员应具有三年以上安全驾驶经验,无重大交通事故记录。
-驾驶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遵守交通法规,服从公司调度。
2.驾驶人员培训与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