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双争_先锋联创工程方案(3篇).docx
文件大小:40.44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4.55千字
文档摘要

第1篇

一、工程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特提出“双争先锋联创工程”方案。

二、工程目标

1.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2.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构建创新生态圈。

3.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4.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程内容

(一)创新型企业培育

1.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2.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给予政策扶持,如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

3.组织开展创新型企业评选活动,树立行业标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4.加强与创新型企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二)产业链协同创新

1.建立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省级重点研发计划,提升产业链整体创新能力。

3.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建立产业链创新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三)区域创新高地建设

1.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2.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

3.举办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氛围。

4.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四)创新人才培养

1.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创新人才培养。

2.建立创新型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

3.开展创新型人才培训,提升人才创新能力。

4.建立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四、工程实施步骤

(一)筹备阶段(1-3个月)

1.制定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工程目标、内容、实施步骤等。

2.组建工程实施团队,明确各成员职责。

3.开展调研,了解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需求。

4.制定工程经费预算,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二)实施阶段(4-24个月)

1.开展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3.加强区域创新高地建设,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4.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创新能力。

(三)总结评估阶段(25-27个月)

1.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问题。

2.对工程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工程影响力。

3.修订完善工程实施方案,为下一阶段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1.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创新活动。

2.加强对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二)资金保障

1.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型企业、产业链协同创新、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

2.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工程,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人才保障

1.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人才。

2.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四)宣传保障

1.加强创新工程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创新的认识。

2.组织开展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六、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双争先锋联创工程”,预计将取得以下效果:

1.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2.产业链协同创新成效显著,构建创新生态圈。

3.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4.创新型人才队伍壮大,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双争先锋联创工程”旨在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我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第2篇

一、工程背景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特提出“双争先锋联创工程”。

“双争”即“争创文明单位、争当文明个人”,联创即联合创建,通过组织、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

二、工程目标

1.提升公民道德素质:通过工程实施,使广大公民的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落地生根,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3.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

三、工程内容

1.组织领导

(1)成立“双争先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