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十三旅鼠之谜自读课文.pptx
文件大小:961.66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3.3千字
文档摘要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教学课件

第十三课

旅鼠之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激情导入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自主学习案

【课题解析】

旅鼠,是一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啮齿类动物,繁殖能力惊人。关于旅鼠有许多解不开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却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或成效。

自主学习案

【走近作者】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代表作品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之梦》《美国随想与南极梦说》《南极属于谁》《冰雪世界的资源》《北极的呼唤》等。

【字词梳理】

自主学习案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相媲美()挑衅()迷惘()

收敛()前赴后继()

澎湃()()啮齿类()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2)从道路上听到的,在路上传说的,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3)相互辅助,相互促成,指两件事物相互依赖对方而存在,缺一不可。()

(4)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比喻人眼光短,见识浅。()

pì

xìn

wàng

liǎn

fù

péng

pài

niè

前赴后继

道听途说

相辅相成

鼠目寸光

自主学习案

【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1)文章的题目叫“旅鼠之谜”,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旅鼠之“谜”,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交流点拨】

一、惊人的繁殖能力

二、控制繁殖,吸引天敌

三、死亡大迁移

(2)为什么旅鼠会集体大自杀呢?作者作了几种猜测?

【交流点拨】

一、饥荒说

二、错觉说

合作探究案

【文本探究】

1.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交流点拨】第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研究当然不能没有功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狭隘。对于旅鼠,自有一批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专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们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第二,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研究的失败,说明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需要调整,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第三,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第四,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合作探究案

【文本探究】

2.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能不能叫做“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应该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这篇“记叙文”还有一个特点,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这样看来,说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是不错的。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可见,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合作探究案

【文本探究】

3.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数量很不容易说明白,作者是怎样说清楚的?

【交流点拨】一对旅鼠,一年有七代子孙,作者一代一代说下来,总体上看,是详细说明,详说之中,也有详有略。第二代详说,第三代,第一胎、第二胎详说,其他几胎就不再一一详说。就是一、二两胎,仔细比较,详细的程度也有差别。第四代,详说第一胎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就概说总数。至于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