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材料展示;材料二:
2010年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3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自2010年2月4日起施行。该司法解释的出台,表明在“扫黄打非”的“长征”路上,法治的力量得到了增强。这有利于为打击涉黄贩黄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材料三:
2010年1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青少年的上网管理,安装上网过滤软件。
2月5日,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首批试点在京启动。2月26日,中央文明办、中央外宣办等单位联合启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家庭护卫行动”。;材料四:
2010年“两会”期间,出现了代表委员热议“红段子”的现象。他们认为:“红段子”可以净化网络环境。这是因为“红段子”的内容和主题非常丰富。所有内容健康向上、形式生动活泼、效果催人奋进的段子都可以说是“红段子”。
因此以“红段子”为主题的活动在各省遍地开花:河南的“红动新河南”的短信文化传播活动;辽宁的“扬社会新风,发健康短信”的短信比赛;山东的“与文明同行,共创和谐文化”的短信有奖征集大赛等已成为全国各地人们热议的话题。;第二部分:知识链接
;2、未成年人保护: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特殊关爱,特殊保护。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3、青少年要自觉抵制淫秽色情等不良诱惑的危害:
要提高道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正确识别真假美丑,不为假象所迷惑;要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制力;要有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不良诱惑的危害。;(二)我与他人的关系:;2、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第一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的辨别察觉能力、抗诱惑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学会“信息节食”等。
第二要遵守网络规则,要遵守法律和道德,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共同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2、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理整顿手机色情网站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公民。严打手机淫秽色情信息,有利于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发展“三个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展此次专项治理,有利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减少网络违法犯罪的发生,从而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5、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三、中考预测:;2、命题可能的设问:;(3)手机色情信息等不良诱惑有何危害?;第三部分:仿真训练;【答案及解析】AD;(2)(辨析题):;(3)(观察与思考);②、截止2010年1月31日,全国参与中国移动“红段子”活动的人数累计超过6000万人,创作短信超过6000万条,转发“红段子”超过20亿条。
1、思维空间:开展“红段子”系列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2、小试伸手:请你拟写两条“红段子”。(从励志、环保、公益等任选一个角度。)
3、问题探究:有些中学生痴迷于转发“黄段子”、“灰段子”,这属于什么生活情趣,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4、我在行动:青少年在“红段子”系列活动中能做些什么?;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