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程序.doc
文件大小:22.1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7
总字数:约1.3千字
文档摘要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报告及伤情认定制度

为了更好地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最大限度的减少坠床与跌倒的发生,或患者在坠床与跌倒发生后将对其伤害减少到最小,特制定本制度。

一、做好患者坠床与跌倒的预防

(一)针对引起坠床与跌倒的高危因素,对患者进行坠床与跌倒的危险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动态评估。

(二)根据评估情况,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高危患者将“防跌倒”或“防坠床”标识挂于床尾处,术后或长期卧床的患者第一次下床活动需由责任护士协助。

(三)将评估情况与预防措施进行详细记录。

二、患者坠床与跌倒的报告

(一)在第一时间如实做好记录,通知病区护士长。

(二)病区护士长须在24小时内电话上报护理部,一周内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明确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填写《跌倒/坠床事件申报表》上交护理部。

三、伤情认定及处理

(一)伤情认定:

1.一级: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的皮肤小的撕裂伤等。

2.二级: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处理、护理处置或病情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等。

3.三级: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程度。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此伤害程度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过程及造成住院天数延长。

(二)处理:

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检查受伤情况,通知医师,同时加强巡视或通知家属留陪护。根据患者受伤情况,给予不同处理:

一级: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二级:根据伤情为患者实施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护理处置,加强病情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三级:1.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受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适当的搬运方法,并协助医师进行医疗处置。

2.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正确的搬运方法将患者转移至病床,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意识、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遵医嘱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跌倒防范应急流程

意外跌倒或坠床时

安慰患者,询问病情

就地处置

初步检查,评估伤情

妥善安置患者

汇报医生、护士长

进一步检查、治疗

协助医生处置患者执行医嘱

病情观察

记录

适当照顾

安抚、解释

安全指导

科内讨论、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

报护理部及医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