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更多高质量文档请联系。
危化品搬运安全措施
危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氧化、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对人身安全、财产或环境造成损害的物品。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危险品主要分为以下九大类:
爆炸品(Class1):如烟火、炸药、雷管等,易受冲击、摩擦或高温引发爆炸。
气体(Class2):包括易燃气体(如氢气)、不燃气体(如氮气)、有毒气体(如氯气)、液化气体(如液化石油气)。
易燃液体(Class3):如汽油、酒精、苯等,极易挥发,遇明火或高温极易燃烧。
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品(Class4):如硫磺、磷、金属钠等。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Class5):如过氧化氢、硝酸铵,具有强氧化性,容易与可燃物发生剧烈反应。
毒害品(Class6):如氰化钾、农药、毒性化学品,微量接触即可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
放射性物品(Class7):如铀、钴60,具有电离辐射能力,长期接触可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腐蚀性物品(Class8):如硫酸、盐酸、氢氧化钠,可对皮肤、金属、建筑材料等造成破坏性影响。
杂项危险物品(Class9):如锂电池、石棉等,不符合其他分类但仍具有危险性的物品。
GB15603-2022的危险品搬运要求《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GB15603-2022)对危险品的搬运作业进行了严格规范,主要涵盖搬运前的准备、搬运过程中的操作要求以及搬运后的处理,以确保安全、高效地管理危险化学品。
1.搬运前的准备
危险品搬运前,必须确保人员、物品、设备均符合安全要求,以降低事故风险。
(1)人员准备
资质要求:所有搬运人员必须经过危险品搬运专项培训,了解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中的搬运规定,并持有合格证书。防护装备:根据搬运物品的特性,配备防静电服、防护手套、护目镜、呼吸防护器、耐酸碱靴等个体防护装备(PPE)。作业审批:对剧毒品、爆炸品等高危化学品的搬运,需提前审批作业计划,确保有安全员在场监护。
(2)物品准备
包装检查:搬运前,检查危险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规定的危险品包装标准,严禁破损、渗漏的化学品入库或搬运。标识核对:确认化学品标签和安全标识(如易燃、腐蚀、剧毒等)清晰可见,所有物品均有完整的SDS随附。
(3)设备准备
搬运工具:应使用专用防爆叉车、防静电推车、专用吊具等设备,不得用普通叉车或手推车搬运易燃易爆物品。消防设施:确保搬运区域内有灭火器、沙箱、应急洗眼器、吸附棉等消防和应急设备。静电接地:对静电敏感的物品(如有机溶剂、气体钢瓶),必须使用防静电设备,并接地处理,以防火花引发事故。
2.搬运过程要求
危险品搬运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操作规范,确保物品安全转移,避免损坏或反应失控。
(1)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搬运时不得拖拉、翻滚、摔扔、撞击或挤压,尤其是易燃、爆炸和有毒化学品。使用专用搬运工具,避免化学品接触地面或墙体,以减少摩擦和静电积聚的风险。
(2)正确堆垛,防止倾倒
不得超高、超重堆垛,需遵循包装标识要求,包装上无堆码标志的化学品,堆码高度不得超过3米。使用托盘存放液体类危险品,防止泄漏时污染地面,并在底部铺设吸附材料。钢瓶、气罐必须立放,并使用固定装置防止倾倒。
(3)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交叉污染
不同类别的危险品搬运时应分批次进行,防止相互作用(如氧化剂与易燃物接触)。堆垛间距需符合标准要求,如主通道≥2.0m,垛间距离≥1.0m,确保人员和设备可以安全操作。
(4)特殊物品的搬运要求
爆炸品:必须使用防爆搬运工具,并在指定时间、指定通道内搬运,避免交叉作业。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气瓶搬运应符合**《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不得使用磁力吊或钢缆吊装,必须配备专用气瓶车。腐蚀性化学品:须使用耐腐蚀容器搬运,严禁手持搬运浓硫酸、强碱等高腐蚀性液体,防止灼伤。剧毒品:搬运时必须双人操作,严格登记出入库信息,并采取封闭式运输方式。
(5)静电防护措施
在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并使用防静电鞋,避免因静电放电引发火灾或爆炸。使用接地线或静电消除装置,特别是在处理有机溶剂、粉尘类化学品时,避免静电堆积。
3.搬运后的要求
危险品搬运完成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查、记录存档,确保作业区域安全可控。
(1)现场清理
清除搬运过程中的泄漏物、包装碎片、废弃材料,使用吸附材料处理泄漏的液体,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腐蚀性化学品的搬运区域进行冲洗、通风,防止气体残留。
(2)记录与存档
详细记录危险品搬运时间、责任人、数量、目标区域等信息,确保物品可追溯。对爆炸品、剧毒品、放射性物品,须由专人复核并签字确认后存档。
(3)安全检查
检查搬运后的包装完整性、标签是否损坏,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