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履行监督执纪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履行监督执纪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摘要: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在惩治腐败、维护党纪国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监督执纪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监督力度不足、执纪程序不规范、问责不力等。本文通过对当前监督执纪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监督执纪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监督执纪问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党的纯洁性和纪律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监督执纪实践中,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如监督不到位、执纪不规范、问责不力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监督执纪工作的成效,也制约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监督执纪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从监督执纪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监督执纪中存在的问题
1.1监督力度不足,存在盲区
(1)监督力度不足,成为制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的关键因素。据统计,我国纪检监察机关在2019年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31.5万件,其中违纪违法党员干部28.2万人,同比增长分别为9.6%和9.4%。然而,在众多案件中,仍有部分问题由于监督不到位而未被发现。例如,某地级市在2018年至2020年间,共发生10余起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案件,而这些案件均是在群众举报后才得以查处。
(2)监督盲区广泛存在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其中尤以基层单位和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最为突出。以基层单位为例,部分基层干部滥用职权、违规操作等问题时有发生,而由于监督力度不足,这些问题往往难以被发现。以某县农村合作社为例,合作社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侵占集体资产,涉及金额达数百万元。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这一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监督和查处,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
(3)监督执纪问责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监督盲点,如对一些隐蔽性、苗头性问题的发现和处置不够及时。以某省某市为例,2017年至2019年间,共发生多起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案件,其中部分案件涉及金额巨大。然而,这些案件在发生初期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导致问题不断扩大,最终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由此可见,加强监督执纪力度,消除监督盲区,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
1.2执纪程序不规范,自由裁量权过大
(1)执纪程序不规范,导致自由裁量权过大,成为监督执纪工作的一大隐患。据2018年国家监察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执纪违纪案件中有超过10%的案件存在程序不规范的问题。以某市纪委为例,2019年对其辖区内纪检监察机关办理的100起案件进行审查,发现其中30%的案件存在程序违规现象。
(2)在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方面,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在处理违纪违法行为时,缺乏严格的程序约束,导致处理结果不尽公平。例如,在2018年某县查处的一起干部违规收受礼品案中,涉案人员因“情节轻微”仅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而与该干部一同收受礼品的其他干部则受到了相应的惩处。此案例中,自由裁量权的过大,使得执纪过程出现明显偏差。
(3)不规范的执纪程序和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容易滋生腐败。以2017年某市审计局一名干部违规发放奖金案为例,该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发放奖金共计50万元。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由于程序不规范,自由裁量权过大,该干部仅被给予警告处分。此案例反映出,规范执纪程序,合理界定自由裁量权,是维护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形象、提高执纪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1.3问责不力,缺乏威慑力
(1)问责不力是当前监督执纪工作中的一大短板,导致违纪违法行为缺乏应有的威慑力。据统计,201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31.5万件,其中涉及厅局级干部5400余人,县处级干部4.3万余人。然而,在这些案件中,因问责不力而未得到应有处理的案件占比较高。例如,某省在2018年至2020年间,查处违纪违法案件3000余件,但其中因问责不力而未受到处理的案件就达500余件。
(2)问责不力的现象在基层尤为突出。一些基层干部在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后,往往能够逃脱问责,甚至在短时间内得到升迁。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监督执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以某市某县为例,2019年该县查处了10起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但其中7起案件的涉案人员未受到党纪政务处分,仅给予批评教育或诫勉谈话。
(3)问责不力还表现在对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不够严厉,导致违纪违法成本过低。例如,在2017年某市查处的一起领导干部违规发放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