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释概述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一定刑期后,因确有悔改表现+无再犯罪危险,附条件提前释放并实行社区矫正的制度。?
二、假释适用条件
(一)对象条件:仅限两类罪犯
1.有期徒刑犯?
2.无期徒刑犯?
注意:?
-死缓犯: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后,若实际执行满15年且符合条件,可假释(但八类重犯死缓减刑后仍禁止假释!)。
(二)实质条件:
1.确有悔改表现(与减刑认定标准相同):?
???认罪悔罪?
???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
???财产刑执行到位(部分法院要求)?
2.无再犯罪危险:?
???一贯表现良好,无违规记录?
???老年、严重残疾(非自残致残)丧失犯罪能力?
(三)限制条件:已执行的最低刑期
原判刑期
最低执行期限?
例外(《刑法》第81条)
有期徒刑
≥原判刑期1/2?
最高法核准: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特殊需要
无期徒刑
≥13年
死缓减为无期/有期
≥15年
三、绝对禁止假释的两种人!
1.累犯:无论刑期长短,一律不得假释!?
2.八类重犯:?
??-罪名范围: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
??-刑期要求: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含数罪并罚后总和刑期≥10年)?
??-特别提示:?
????即使减刑后刑期低于10年,仍不得假释!?
????八类重犯被判处死缓,减为无期/有期后,仍禁止假释!?
四、假释考验期与执行规则
(一)考验期计算
原判刑期
考验期
起算点?
有期徒刑
剩余未执行刑期
假释之日
无期徒刑
10年
假释之日
(二)考验期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2.按考察机关规定报告活动情况?
3.遵守会客规定(如不得接触同案犯)?
4.离开所居市县或迁居,须报经批准?
注意:假释不适用禁止令,缓刑可附加禁止令。
(三)执行机关:司法局(社区矫正)
五、假释的法律后果
(一)考验期内发现漏罪/犯新罪
?情形
处理规则
并罚方法?
漏罪(假释前犯罪)
撤销假释
先并后减
新罪(假释期间犯罪)
撤销假释
先减后并
?(二)考验期满后才发现漏罪/新罪
-漏罪:单独起诉漏罪,不撤销假释?
-新罪:若新罪在考验期内犯,即使考验期满才发现,仍撤销假释!?
六、假释vs缓刑vs累犯
要点
假释
缓刑
累犯
适用阶段
刑罚执行期间
判决时
前罪执行完毕后再犯罪
考验期
剩余刑期/10年?
原判刑期≤5年:1-5年
不适用?
附加义务
无禁止令
可附加禁止令
不适用?
法律后果
撤销后执行剩余刑期?
撤销后执行原判刑期
从重处罚,不得缓刑
七、法考易错点
1.禁止假释的八类重犯:?
??-数罪并罚总和刑期≥10年也禁止假释!?
??-死缓减刑后仍禁止假释(普通死缓犯减刑后可假释)。?
2.考验期内犯新罪:?
??-无论新罪是否在考验期内被发现,均撤销假释!?
3.社区矫正≠监狱执行:假释由司法局管理,非监狱机关。?
八、真题回顾
【2017】甲因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已服刑10年,确有悔改表现,无再犯危险。对甲可以假释。
【答案】错误。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017】在符合“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的前提下,关于减刑、假释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因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已服刑10年,确有悔改表现,无再犯危险。对甲可以假释
B.乙因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已服刑5年,确有悔改表现,无再犯危险。对乙可优先适用假释
C.丙犯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拒不交代贪污款去向,一直未退赃。丙已服刑20年,确有悔改表现,无再犯危险。对丙可假释
D.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已服刑3年,一直未退赃。丁虽在服刑中有重大技术革新,成绩突出,对其也不得减刑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