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精神疾病慨述精神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世界上大约有1∕10的成年人在某个时刻存在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在成年人中的终生患病率大约为1%,美国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3‰。在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3.0%-3.4%,90年代上升到5.5%-7.8%。第2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精神疾病慨述我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1982年全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5岁以上人口中各类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为10.54‰,终生患病率为12.69‰.1993年第二次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时点患病率为11.18‰,终生患病率为13.47‰。目前,我国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人,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和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第3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精神疾病的诊断(5个层次)1.器质性精神障碍:AD,脑外伤、脑肿瘤、颅内感染、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等。2.精神分裂症3.情感障碍4.神经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第4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精神疾病的诊断(5个层次)5.人格障碍上一个层次病种的患者可以具有以下所有层次病种的精神症状,如果患者符合等级较高层次的诊断标准,一般就不能诊断层次较低的疾病,原则上“就高不就低”。第5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精神疾病的分类可分为轻性与重性两大类轻性精神疾病: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有一定的自知力,思维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都基本完好,尚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能保持与环境适应能力的一类疾病,例如神经症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具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明显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而且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发病时,患者对自己的行为丧失或部分丧失辨认能力,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丧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容易出现肇事、肇祸行为。第6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精神疾病的分类3.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F20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F25偏执性精神障碍F22双相情感障碍F31癫痫所致精神障碍F06.8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F79第7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精神分裂症(一)概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多见于青壮年,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为1%左右(0.5%-1.6%),估计我国目前有700-80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占我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50%左右,有50%的患者曾试图自杀,10%最终死于自杀。约1/3的患者经过治疗彻底缓解,1/3的患者症状得到部分控制、残留部分症状,1/3的患者病情恶化,走向衰退和精神残疾。据全国残疾人流调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约占精神残疾人数的70%,是导致精神残疾的最主要疾病。第8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临床表现1.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患者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协调、脫离现实即所谓“精神分裂”。思维形式障碍又称联想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思维联想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即“思维破裂”。2.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最常见的有被害妄想和关系妄想。(1)被害妄想:患者坚信他被人跟踪,被监视,有人要下毒,要害他。(2)关系妄想:认为别人谈话都是在议论他,吐痰是在蔑视他。3.幻觉:以言语性幻听最常见,听到有人辱骂他、要害他,有人评论他-“评论性幻听”;听到有人命令他杀人-“命令性幻听”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在幻觉的支配下作出不合常理的举动、甚至攻击行为。4.情感障碍:多为情感淡漠,也常出现情感不协调或情感倒错。5.行为障碍:(1)行为愚蠢、幼稚、怪异。(2)突然的、无目的的冲动行为。6.被动体验:内心被揭露感,被控制体验,思维被播散、被插入、被剥夺及思维中断,常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7.意志减退:出现明显的孤僻、懒散、退缩、被动,对社交、工作、学习缺乏要求,对基本的日常活动缺乏主动性。第9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分型1.偏执型:又称妄想型,最常见,占50%以上。情感行为受幻觉、妄想支配→自伤、伤人行为,治疗效果较好。2.青春型:多发病于青春期,思维破裂,思维内容荒谬离奇,情感明显不协调,行为愚蠢、幼稚,常有兴奋、冲动行为,性欲、食欲亢进。预后较差。3.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