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待摊费用的概念及特点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
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
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预付财产保险费、预付经营租赁固
定资产租金、预付报刊订阅费、待摊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购买印花税票,国债和
一次缴纳税额较多且需要分月摊销的税金等。
待摊费用的特点是支付在前,受益、摊销在后。
2.预提费用的概念及特点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列支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如银
行借款的利息费用、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租金和保险费等。
预提费用的特点是受益、预提在前,支付在后。
3.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联系
(一)账户设置的目的相同:两者都属于跨期摊提类账户,此类账户的设置
目的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
成本和盈亏,换句话说就是“谁受益,谁负担费用”。
(二)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相同:两者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应由若干个会计期间
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摊配到各个会计期间的账户。
借方登记费用的实际支出额或发生额,贷方登记应由各个会计期间负担的费
用摊配数。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经常发生的核算单位,两账户可以合二为一,
设置一个“待摊和预提费用”账户,借以简化核算手续。“待摊和预提费用”账
户的余额应列示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差额,即以期末待摊费用大于预提费用的
差额列为借方余额,而期末预提费用大于待摊费用的差额列为贷方余额。此账户
余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
(三)两者均具有流动性:两者的受益期皆在2个月以上1年以下,所以都
具有流动性,待摊费用为流动资产,预提费用为流动负债;在一定条件下,预提
费用可以转化为待摊费用。
(四)明细账的设置相同:两者都是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
的核算。
4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区别
(一)账户的性质不同: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中,“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
账户。因为它是先支付后分摊,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该账户借方记录企业各项资
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借方,表示期末某一时点企业实
际拥有的资产数额。“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账户。因为它是预先提取,该支付
而尚未支付的费用,成为企业的负债。该账户的贷方记录负债的增加额,借方记
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在期末某一时点所承担债务的实际数
额。
(二)两种费用的发生和记录受益期的时间不一致:
待摊费用是发生或支付在先,摊入受益期在后即:按实际数支付,按平均
数在以后受益期内分摊;
预提费用是先将费用计入受益期,支付费用在后即:按平均数在受益期预
提,以后按实际数支付。
(三)填制会计报表的处理原则不同。待摊费用属于费用发生后据实摊销,
事先知道具体的分配标准及分配金额,实务中不会出现贷方余额,填制会计报表
时不需要进行调整;而预提费用需要事前估算将要发生费用的摊销标准,事前并
不知道具体的金额或标准,所以实务中经常出现多提或少提的现象,容易出现借
方余额。此时,一般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但在填制会计报表时,却应将其填入
“待摊费用”项目,视同待摊费用处理,实务中叫做“账表不符”。
例一
假定某工业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其中基本
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700元,专设的
销售机构12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12600
贷:银行存款12600
10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
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保险费2300
制造费用——保险费600
管理费用——保险费900
销售费用——保险费400
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4200
该企业11、12月份再做与10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例二
假定某工业企业某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采用按年度的计划修理
费用分月平均预提、年末将预提修理费用与实际修理费用结平的方法。该企业该
生产车间年度计划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