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实施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pdf
文件大小:224.77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7
总字数:约4.17千字
文档摘要

实施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是中

国融入全球化经济的制度保障,它的实施将使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

量和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使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可

比性增强。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将对上市公司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以

至于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涉及上市公司的主要内容

(一)债务重组的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情

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裁定作出让步的事

项。原《债务重组》准则1999年1月开始实施,施行后的两年间,

许多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产生的差额可以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

期损益的规定进行虚假重组,以维持账面盈利或扭亏为盈,引起了公

众对债务重组的信任危机。2001年1月,财政部修订《债务重组》准

则,规定不再以公允价值作为入账基础,债务重组收益,包括重组债

务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或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

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或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债权

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等重组收益不再计入

当期收益,而是列为资本公积。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

号——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

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

推荐精选

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进入利润表?鸦对于实物抵债业务,

则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推荐精选

(二)减值准备的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

账面价值。原准则中减值准备可以冲回一直是某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

的常用手段。操作手法有两种?鸦一是上市公司在当年大额计提资产

减值准备,使得当年账面出现大幅亏损,第二年再冲回,做出次年扭

亏为盈的经营假象,避免退市?鸦二是选择某一年超大额计提,后面

几年再缓慢冲回,从而制造业绩稳定攀升迹象以操纵利润。针对这一

现象,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

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影响企业利润

现行准则规定,债务重组中获得豁免或少偿还的负债只能计入资

本公积,而新准则规定,以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及债转股等方式偿还债

务,其原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

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存货的计账方法,新准则中也做了调整。“后进先出法”被取

消,企业一律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对于原本采用

推荐精选

“后进先出法”的企业而言,转换计账方法,至少会引起毛利率的波

动。而具体的影响,则还取决于其存货周转情况、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因素。

(二)压缩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新会计准则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

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粉

饰经营业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第一,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

法”。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会对当期利润产生明显的影响。当存货

的价格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将使得当期的成本费用上升,当期

利润减少;而采用先进先出法,企业当期的成本费用下降,利润增加。

当存货的价格下降时,则作用相反。以往企业通过变更对存货的计价

方法就可以达到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目的。由于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

地反映存货的流转,新准则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取消了后进先出的

存货计价方法。这项准则变动将使得企业无法再将变更存货计价方法

作为利润调节手段,促使企业的存货真实的反映实际的历史成本,减

少人为操纵的因素。

第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

推荐精选

进行会计处理。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是企业进行利润操纵

的惯用手段。企业在亏损会计期间通过转回前期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

备,可以达到减少当期费用,增加当期利润的目的;在盈利会计期间,

进行反向操纵,大幅计提减值准备,增加当期费用,降低当期利润,

以便以后